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龀歲的意思、龀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龀歲的解釋

童年。 清 胡仲甫 《<小螺庵病榻憶語>跋》:“齔歲善風格,戚黨鹹奇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龀歲,作為漢語中描述兒童特定成長階段的傳統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兒童開始換牙的年齡,通常代指童年時期。以下從詞典釋義、字源演變及文化内涵三方面進行詳細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龀”的本義

    “龀”(chèn)在《說文解字》中釋義為“毀齒也”,即兒童乳牙脫落、恒牙生長的過程。古代以“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龀;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龀”(《說文解字注》)為生理标志,故“龀歲”泛指7-8歲的兒童。

    來源:《說文解字》《康熙字典》

  2. “歲”的時空指向

    “歲”在此語境中強調年齡階段,與“龀”結合形成年齡代稱,如《列子·湯問》載:“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龀,跳往助之”,即以“始龀”指代約七八歲的孩童。

    來源:《列子》


二、文化内涵與用法

  1. 古代年齡稱謂體系

    “龀歲”屬于中國傳統年齡代稱的重要一環,與“襁褓”“垂髫”“總角”等構成完整體系,如:

    • 襁褓:未滿周歲
    • 孩提:2-3歲
    • 龆龀/龀歲:7-8歲(換牙期)
    • 總角:8-14歲(束發為兩結)

      來源:《禮記·内則》《儀禮》

  2. 文學與禮儀中的象征

    在古籍中,“龀歲”常作為童年啟蒙的象征。如《後漢書·董卓傳》注引《獻帝紀》:“龀齒稚子,皆知倒懸之危”,強調兒童已具基本認知能力。古代禮制亦規定“龀而上學”(《大戴禮記》),即兒童換牙後需入塾學習。

    來源:《後漢書》《大戴禮記》


三、字源演變

“龀”的甲骨文由“齒”+“匕”(“化”的省寫)構成,會意牙齒發生變化。篆書定型為“齒”旁加“匕”,《說文》歸入“齒部”,凸顯其與牙齒生長的關聯。此字形演變印證了詞義與生理特征的緊密聯繫。

來源:《漢字源流字典》《古文字譜》


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釋“龀”為“兒童換牙”,引《史記·周本紀》“其龀亦能言”佐證。

    鍊接(需訂閱訪問): 漢語大詞典數據庫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明确“龀歲”即“童年”,引《韓詩外傳》“男八月龀齒,女七月龀齒”為例。

    鍊接(實體書): ISBN 978-7-100-01595-1


“龀歲”是以生理特征(換牙)為标志的年齡稱謂,特指7-8歲兒童期,承載中國古代對成長階段的細緻觀察與文化诠釋。其釋義需結合字源、禮制及文獻用例綜合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龀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年齡背景

現代使用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年齡的其他别稱(如“金钗之年”“志學”等),可參考的詳細分類。

别人正在浏覽...

半掩門兒暴急邊外並立操袂恻怛成荊道溝登下帝籙堕節鋒石風威跗蕚貴珰牯牛寒機好賴禾弟賀老緩急輕重回颿撾穽淵酒豔開打抗暴跨厲跨險律坐眇絕木膚墓銘腦滿腸肥撇吊氣笛輕土輕玩蛩機器用鸲鹆舞濡迹喪天害理三七分神谟詩僧誓山盟海試聽侍衛世翁碎璧索莫貪囊鐵中铮铮屜櫃同來育退謙屯部瓦殶五釜象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