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口玉音的意思、金口玉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口玉音的解釋

舊時用以指天子之言。後泛指說話正确,不能改變。《晉書·夏侯湛傳》:“今乃金口玉音,漠然沉默。”亦作“ 金口玉言 ”。《醒世恒言·三孝廉讓産立高名》:“﹝ 許晏 、 許普 ﹞朝見天子,拜舞已畢,天子金口玉言,問道:‘卿是 許武 之弟乎?’ 晏 普 叩頭應詔。” 清 李漁 《玉搔頭·飛舸》:“這位客人的話,倒是金口玉言,纔説要順風,這風就掉轉來了。”《何典》第七回:“小姐金口玉言,教我怎敢不依頭順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口玉音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成語,常用于形容言語的珍貴與權威性。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面釋義

  1. 金口

    喻指尊貴者之口。古代以“金”象征至高無上的地位(如帝王稱“金銮”),故“金口”特指帝王或極尊貴者的言辭。《漢語大詞典》釋“金口”為“極難得的言語”,強調其珍貴性。

  2. 玉音

    “玉”象征純潔珍貴,“玉音”原指清越美好的聲音,後引申為對他人言辭的敬稱。《說文解字》注“玉”為“石之美者”,賦予其尊崇意象。

二、引申義與用法

三、文化溯源

該詞的形成與中國古代禮制密切相關:

  1. 等級象征:周代禮器制度中,“金玉”為天子專屬,如《周禮》規定“玉路以祀,金路以賓”,将材質與權力綁定。
  2. 言語崇拜:儒家強調“君子一言,驷馬難追”(《論語·顔淵》),賦予誠信之言以道德重量,進一步升華“金玉”的象征意義。

典型用例

《後漢書·光武帝紀》載群臣谏言:“陛下金口玉音,所敕皆系國運。”此處凸顯帝王決策的不可逆性。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
  3. 《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 《周禮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金口玉音”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一、基本釋義
舊時特指天子之言,後引申為說話權威、正确且不可更改。例如《晉書·夏侯湛傳》記載:“今乃金口玉音,漠然沉默”,即強調話語的至高權威性。

二、結構與發音

三、出處與演變
最早見于晉代夏侯湛《抵疑》,原指帝王言論的不可違逆性。後世逐漸泛化為對重要人物或正确言論的形容,如《醒世恒言》中“天子金口玉言”的用法。

四、用法與近義詞

五、注意點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說話動聽、有說服力”,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主流釋義仍以權威性為核心。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該成語的側重點。

别人正在浏覽...

本同末離變貌髟髟比喻蠶鄉嘲啾赤囊沖佑觀稠鬧慈渥麤履點射釣名頂棚法流放率膚詞歸真返璞故舊不棄國步艱難骨撾臉韓白後兒懷土之情佪翔劃粥割齑駕駛證金鋪擊唾壺空勤涼罐臨訊力小任重緑施門軍凝直破柱七大夫秋蓬商暮上任商務參贊折關石漠施朱爽健樹幹順政繐屦邃學肅聽頭場頭兜亡匿輼涼誤聽跣步銜恩弦望懈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