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大謬 ”。
“大缪”的漢語詞典釋義
“大缪”是漢語詞彙,為“大謬”的異體寫法,指重大的錯誤、荒謬至極的言論或行為。其核心含義強調錯誤性質嚴重、背離常理或真相,常含強烈否定意味。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解析:
“缪”通“謬”
“缪”在古漢語中多音多義,此處讀作miù(《廣韻》莫浮切),通“謬”,意為“錯誤、乖違”。例如《漢書·司馬遷傳》載:“差以豪釐,謬以千裡。”其中“謬”即指顯著錯誤,“大缪”由此引申為程度更深的謬誤。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9卷)、《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大”的修飾作用
“大”作程度副詞,強化“缪”的嚴重性,類似“大錯”“大過”等結構,凸顯錯誤不可忽視。
《漢語大詞典》
定義“大缪”為:極大的錯誤;完全違背事實或常理。
例證引清代戴震《孟子字義疏證》:“苟知問學猶飲食,則貴其化,不貴其不化。記問之學,入而不化者也;反之,乃大缪矣。”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版,第2冊第1432頁)。
《中文大辭典》
釋為“嚴重失誤,荒謬至極”,強調其與客觀真理的背離。
來源:《中文大辭典》(中國文化研究所,1968年,第8冊第321頁)。
現代漢語中,“大缪”多用于書面語或學術批評,常見于以下場景: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飾邪說,文奸言,以枭亂天下……是大缪也。”
(意為:粉飾邪說,美化奸言,禍亂天下,實為重大謬誤。)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荀子》。
(注:部分古籍原文可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或國學大師 查閱;詞典釋義可參考漢典網 或權威紙質出版物。)
“大缪”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二、詞義解析
基本含義
“大缪”同“大謬”,意為“大錯”或“嚴重的錯誤”,常用于強調觀點、行為或事實存在明顯偏差或荒謬性。
異體字與演變
“缪”為“謬”的異體字,兩者在“錯誤”義項上相通。例如《莊子·盜跖》中“多辭缪說”即用“缪”表“錯誤”。
三、用法與例句
四、相關擴展
五、注意事項
現代漢語中,“大謬”為更規範寫法,建議優先使用。“大缪”多見于古籍或特定語境,使用時需結合上下文。
韽韽徧拜别出新裁波屬雲委側記陳酒雠虜穿貫答剌不花钿合金钗典谒房杜燔魚剸蛇亘古奇聞宮澤挂鈎澒濛宏深講訂強嘴拗舌蹇澁金鐵觊望稽詣舉綱刻私魁重了清離舍流标蒙混民熙物阜磨揉目不别視乃是念心兒牛仔褲逆閹暖燙燙炰虓瓶夥潛耀跒跁欺誣筌蹄壬人賞重身邊生庚勝會首難樹杪胎卵吐辭問天買卦無所不談閑達詳典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