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宏大淵深;博大精深。《三國志·魏志·傅嘏傳》:“蓋聞帝制宏深,聖道奧遠,苟非其才,則道不虛行,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唐 王勃 《梓州元武縣福會寺碑》:“詞源迅委,振法海之波瀾;義宇宏深,接禪宮之閫奧。” 元 辨才 《題安分軒·跋》:“敬觀諸大老所題 安分軒 佳什,理趣宏深,立義浩博。” 明 宋濂 《贈梁建中序》:“其文之明,由其德之立;其德之立,宏深而正大,則其見於言自然光明而俊偉。” 清 恽敬 《楞伽經續書後》:“第八識即《楞嚴》‘常清淨體’也。其義宏深浩渺,細極無際,大含無涯。”
(2).指宏大深沉。 梁啟超 《歐洲地理大勢論》:“其(斯拉夫民族)文學黯黯然,而有宏深肅括氣象。”
宏深是漢語複合形容詞,由“宏”(廣大、遼闊)與“深”(程度高、深厚)組合而成,核心含義指規模宏大且内涵深厚,常用于形容抽象事物的廣博與精深。以下是具體釋義及用法:
形容空間或規模宏大深遠
指物理空間的廣闊深邃,如山川、建築等。例如:
“三峽水庫工程宏深,兼具防洪與發電之效。”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543頁。
形容思想、學識等深厚廣博
強調知識體系或精神境界的博大精深。例如:
“王國維的學術思想宏深,貫通中西哲學。”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7卷,第102頁。
例:“《資治通鑒》内容宏深,涵蓋千年曆史興衰。”
例:“南水北調工程設計宏深,展現現代水利技術的突破。”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568頁。
詞語 | 側重點 | 用例場景 |
---|---|---|
宏深 | 規模宏大+内涵深厚 | 學術思想、系統工程 |
精深 | 專一領域的深度 | 技藝、專業知識 |
深廣 | 範圍廣闊+影響深遠 | 社會影響、文化傳播 |
《宋史·蘇轼傳》載:
“轼之學宏深浩博,出入經史百家。”
此句凸顯蘇轼學問的廣博與思想深度,為典型用例。
來源:《二十四史全譯·宋史》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第89冊,第2107頁。
“宏深:宏大而深遠;廣博精深。”
“(規模、内容等)宏大而深刻。”
“宏深”兼具空間廣度與思想深度的雙重特質,是漢語中評價綜合性成就的高階詞彙。
“宏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宏深”由“宏”(規模宏大)和“深”(内涵深遠)組成,形容事物規模宏大且内涵豐富,具有深遠的意義或博大的境界。例如,可用于描述文化、思想體系或藝術作品的深度與廣度。
宏大淵深
指事物在格局上的廣博和内在的深邃。例如《三國志·魏志·傅嘏傳》提到“帝制宏深”,強調制度設計的博大精深;梁啟超則用其形容斯拉夫民族文學的“宏深肅括氣象”。
博大深沉
側重于情感或思想的厚重感,如形容功德、品德或學術體系的深厚。例如唐代王勃在《福會寺碑》中以“義宇宏深”贊頌佛教教義的深刻。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三國志》《吊魏武帝文》等文獻來源。
案緝白榻扁青筆工不剌頭草頭達典典妻鬻子多方面二部制旛旟風行草偃拱聽鬼董狐貴紙過殿橫街呵責環規渾圜積骸精靈近間積時鹫島酒人醵費隽談開間會計制度糧子臨時流婉龍瓶芒刺蒙特卡洛嬲惱竊命清涼國欽傾全備三節山雨欲來生虜時幾順差死心眼兒四遠泰岱钿朵調唇亭亭玉立通患通确投袂委府未幾吳嶽枭俊禽敵小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