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煞是。甚是;真是。 元 李壽卿 《伍員吹6*箫》第四折:“這個俺就去,索是謝了将軍也。” 元 鄭廷玉 《忍字記》第二折:“如今這家緣過活兒女,都是我的,倒大來索是受用快活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索是漢語 快速查詢。
“索是”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索是”意為“煞是”“甚是”“真是”,用于強調某種狀态或程度。例如:
在文言文中,“索”常單獨表示請求、尋找(如“索哉問斯”意為“尋求答案”),而“索是”則多用于句首或謂語前,表達感歎或強調。例如:
“索此我謂幸” → “若能得到此物,我深感幸運”。
現代漢語中“索”的常見義項包括:
“索是”屬于古漢語用法,現代口語及書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特定文學作品或仿古表達中。如需引用,建議結合上下文确認語義準确性。
索是(suǒ shì)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含義豐富多樣。
索是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左邊是“纟”(sī),右邊是“且”(qiě)。筆畫數為11劃。
索是最初出現在《說文解字》中,意為“分明”。古代人們使用這個詞語來形容事物的清楚、明确。如今,索是也有其他更廣泛的含義。
在繁體字中,索字的拼寫為「索」。
在古代漢字中,索字的書寫形式有些許不同。例如,秦漢時期的寫法為“蘿”,北魏時期的寫法為“邃”,而唐代的寫法為“郁”。
1. 我們需要更多的信息來索是這個問題。
2. 她一直在索是自己的人生意義。
1. 索性(suo4xing4):表示決定抓住機會,不拖延。
2. 索賠(suo3pei2):表示要求對方支付損失或賠償。
3. 索取(suo3qu3):表示請求獲得或取得。
1. 尋求
2. 查找
3. 追尋
1. 丢失
2. 遺失
3. 失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