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白馬的意思、白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白馬的解釋

(1).白色的馬。《左傳·定公十年》:“ 公子地 有白馬四。公嬖 向魋 。 魋 欲之。” 三國 魏 曹植 《白馬篇》:“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明 高濂 《玉簪記·鬧會》:“分經來白馬,洗鉢起黃龍。” 方然 《白色花·報信者》:“我底白馬喲!大風來了,别讓細砂與你長長的鬃毛蒙住你底眼睛。”

(2).古代用白馬為盟誓或祭祀的犧牲。《史記·呂太後本紀》:“ 高帝 刑白馬盟曰:‘非 劉氏 而王,天下共擊之!’” 漢 趙晔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 禹 乃東巡,登 衡嶽 ,血白馬以祭。”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騂毛白馬,珠盤玉敦,陳辭乎方明之下,祝告於神明者也。”

(3).古代以乘白馬表示有兇事。 唐 陳子昂 《祭孫府君文》:“白馬故人,青鳥送往。” 唐 李白 《古風》之三一:“白馬 華山君 ,相逢 平原裡 。”參見“ 白馬素車 ”。

(4).見“ 白馬氐 ”。

(5).古津渡名。在今 河南省 滑縣 北。《戰國策·趙策二》:“今 秦 以大王之力,西舉 巴蜀 ,併 漢中 ,東收兩 周 而西遷九鼎,守 白馬 之津。”《韓非子·初見秦》:“決 白馬 之口以沃 魏氏 ,是一舉而 三晉 亡,從者敗也。”

(6).古縣名。 春秋 衛國 曹 (一作“漕”) 邑 。故治在今 河南省 滑縣 東。《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二月, 紹 ( 袁紹 )遣 郭圖 、 淳于瓊 、 顔良 攻 東郡 太守 劉延 于 白馬 。”

(7).古驿名。 唐 末 朱全忠 殺 裴樞 等三十餘人于此,并用 李振 言,沉其屍于 黃河 ,驿由此著名。 清 鈕琇 《觚賸·虎丘題詩》:“ 虞山 錢宗伯 ( 錢謙益 )以譴歸,有題詩 虎丘 刺之者曰:‘……昔去尚寬沉 白馬 ,今來應悔賣 盧龍 。’”參見“ 白馬清流 ”。

(8).複姓。見《通志·氏族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白馬”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層含義,需結合曆史、文化和語境進行解讀:

一、基本含義

  1. 白色馬匹
    最直觀的指代白色毛發的馬,常見于古代文獻。如《左傳·定公十年》記載“公子地有白馬四”,此處即指白色馬匹。

二、曆史文化中的引申義 2.祭祀與盟誓象征
古代用白馬作為祭祀或盟誓的犧牲,代表莊重與誠信。如“丹書白馬”指帝王用白馬血盟誓,賜功臣鐵券以示世代承諾。 3.兇事預兆
乘白馬在古代被視為兇兆。唐代陳子昂《祭孫府君文》中“白馬故人,青鳥送往”,即以白馬暗示喪事。 4.地理與姓氏相關

三、成語與典故 5.白馬義從
指患難中堅守信義的人,源自“白馬”象征純潔、“義從”表示忠誠跟隨的典故。

四、網絡用語
現代網絡語境中,“白馬”偶爾被戲稱為“高富帥”(身材高、家境富、相貌帥),但此用法非傳統語義。

總結
“白馬”的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傳統用法多與曆史、文化相關,而網絡用語屬于衍生含義。如需深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及《左傳》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段落1标題(h2标籤):《白馬》的意思 段落1内容(p标籤):《白馬》一詞是指顔色為白色的馬匹。在漢字中,它由兩個部首組成,第一個部首是白(白字的含義為“顔色純白”),第二個部首是馬(馬字的含義為“動物名,哺乳動物中一種有蹄類動物”)。 段落2标題(h2标籤):《白馬》的來源和繁體 段落2内容(p标籤):《白馬》一詞源自漢字,其繁體字為「白馬」。在古代,使用繁體字的時候,「白馬」用來代表顔色為白色的馬匹。 段落3标題(h2标籤):《白馬》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 段落3内容(p标籤):在古代漢字中,「白馬」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基本相同,即由白和馬兩個部首組成。古代文獻及書法作品中,可以看到各種不同的字體和書寫風格。 段落4标題(h2标籤):《白馬》的例句 段落4内容(p标籤):1. 他騎着一匹白馬,飛馳在草原上。 2. 這匹白馬身姿婀娜,被譽為賽場上的明星。 段落5标題(h2标籤):《白馬》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段落5内容(p标籤):組詞:白馬無憂(指沒有後顧之憂)、白馬王子(指理想中的完美男士) 近義詞:銀馬(指顔色為銀色的馬匹) 反義詞:黑馬(指顔色為黑色的馬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