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节的意思、翠节的详细解释
翠节的解释
(1).绿色的枝茎。 唐 皮日休 《公斋四咏·小桂》:“稜层立翠节,偃騫樛青螭。” 元 虞集 《仁寿寺僧报更生佛祠前生瑞竹有怀故园》诗之一:“苍筤独出千丛里,翠节駢生数尺餘。”
(2).饰以翠羽的符节。 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一:“几时来翠节,特地引红妆。” 宋 晏几道 《蝶恋花》词:“翠节红旌,晚过银河路。”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非买玉环思适 郑 ,暂时翠节解司兵。”
词语分解
- 翠的解释 翠 ì 绿色:翠绿。苍翠。翠微(青绿的山色,亦泛指青山)。 〔翠鸟〕属鸣禽类,形似杜鹃,嘴长,头部深橄榄色,有青绿色斑纹,背青绿色,腹赤褐色,尾短,捕食小鱼。 指“翡翠”(硬玉):翠玉。翠镯。珠宝翠钻
- 节的解释 节 (節) é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
网络扩展解释
“翠节”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绿色的枝茎
指植物青翠的茎或节,常用于描绘竹、桂等植物的形态。例如:
- 唐代皮日休《公斋四咏·小桂》中“稜层立翠节,偃騫樛青螭”,形容桂树枝茎青翠挺拔;
- 元代虞集诗中“翠节駢生数尺餘”,描写竹节丛生的景象。
二、饰以翠羽的符节
古代仪仗或信物,常用翠鸟羽毛装饰,象征权威。例如:
- 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提及“几时来翠节”,指代官员仪仗;
- 宋代晏几道词中“翠节红旌,晚过银河路”,描绘华丽仪仗场景。
补充说明
需注意,个别资料(如)将其解释为“形容草木繁茂的成语”,但主流权威文献(汉典、诗词原典等)均未支持此说法,建议以古典文学中的实际用法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翠节》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 翠节(cuì jié)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指翠绿的植物的嫩叶。
拆分部首和笔画:
- 「翠节」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由5个笔画组成。
来源:
- 「翠节」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用来形容新鲜嫩绿的植物叶子。
繁体:
- 「翠節」是「翠节」的繁体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 在古代,「翠节」这个词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相似,只是在字形上可能稍有差异。
例句:
- 「春天来临,树上的翠节抽出,为大地增添了一抹生机。」
组词:
- 组词方面,与「翠节」相关的词语有「翠绿」、「嫩翠」等。
近义词:
- 「绿叶」和「青翠」可以作为「翠节」的近义词。
反义词:
- 「黄叶」和「凋零」可以作为「翠节」的反义词。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