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恩德。《魏書·裴安祖傳》:“感君前日見放,故來謝德。”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後令》:“夫功在不賞,故庸勳之典蓋闕;施侔造物,則謝德之途已寡也。”
“謝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感謝恩德”,常見于古代文獻和詩詞中。以下是詳細解釋及例證:
《魏書·裴安祖傳》
“感君前日見放,故來謝德。”
意為:感激您之前的寬恕,特來緻謝恩德。
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後令》
“施侔造物,則謝德之途已寡也。”
指恩德如同自然造物般宏大,但回報的途徑卻很少。
宋代詩詞
“謝德”作為動詞性短語,強調對他人的恩惠進行感激,具有古典語境色彩。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魏書》《宣德皇後令》等古籍原文。
謝德(xìe dé)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謝”和“德”。
“謝”字的部首是讠,總共有12個筆畫。而“德”字的部首是彳,總共有9個筆畫。
“謝德”這個詞來源于儒家經典《禮記·曲禮上》中的一句話:“存心謝德,不如自行謝德。”在這裡,“謝德”表示對于他人的善行表示感謝。
在繁體字中,“謝德”可以寫作“謝德”。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謝德”并非原始的漢字,因此沒有古代的寫法。
1.他常常對于别人的幫助表示謝德。
2.她非常懂得感恩,經常向朋友們表達謝德之情。
謝謝、謝意、德性、德行、道德
感激、感謝、感恩、知恩
惡劣、忘恩、不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