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粗官的意思、粗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粗官的解釋

指武官。 唐 代重内輕外,凡不曆台省便出任節鎮者,人稱粗官。 唐 薛能 《謝劉相寄天柱茶》詩:“粗官寄與真抛卻,賴有詩情合得嘗。”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嚴伯牙詩》:“一卷隨身無長物,九州行腳笑粗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粗官”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曆史背景和語義演變來理解:

  1. 曆史特定含義(唐代武官)
    指唐代未經中央機構(如台省)曆練、直接外調至地方擔任節度使等職務的武官。因唐代重文輕武、重内輕外,這類官員常被文人或朝臣視為“粗官”,暗含輕視之意。
    例證:唐代詩人薛能詩句“粗官寄與真抛卻”(《謝劉相寄天柱茶》),清代陸以湉《冷廬雜識》中“九州行腳笑粗官”均體現此用法。

  2. 廣義引申含義(作風粗暴的官員)
    現代可泛指行事粗魯、不公正的官員,強調其作風問題。此釋義更側重行為特征,與曆史背景無直接關聯。


注意:兩種釋義存在時代差異。研究古典文獻時需優先考慮唐代特定含義;當代使用則多指官員作風問題。具體語境需結合文獻年代及表述意圖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粗官》一詞的意思是指行事粗野、粗魯無禮的官員。下面是關于《粗官》的一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粗」是由「米」和「且」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11個筆畫; - 「官」是由「宀」和「子」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粗官》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通常用來形容官員在處理事務時粗暴無禮的态度。 繁體: 《粗官》的繁體字為「粗官」,字形和拆分部首筆畫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粗官」的寫法與現代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 1. 那個粗官對待百姓非常傲慢無禮。 2. 這位粗官對待下屬态度粗魯,導緻部門内部緊張不安。 組詞: 與《粗官》相關的詞語有: 1. 粗鄙:指言行粗俗、低級。 2. 粗暴:指行為粗野,不講禮貌、不加控制。 3. 粗野:指舉止、方式、行為不文明、不文雅。 近義詞: 與《粗官》在意義上相近的詞語有: 1. 粗魯:指言談舉止粗俗,不講禮貌。 2. 粗鄙:指行為語言低劣、不文明。 反義詞: 與《粗官》相反的詞語有: 1. 嚴謹:指言行合乎規範,舉止得體。 2. 細緻:指處理事務、對待他人的方式非常細膩、周到。 希望以上信息能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