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考校核。 宋 葉適 《上孝宗皇帝劄子》:“以奔趨官簿為閥閲,以句校朱墨為詳練。”《續資治通鑒·宋仁宗康定元年》:“﹝ 鄭戩 ﹞句校三司出入,得羨錢四百萬緡。”
“句校”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内容綜合解釋:
“句校”讀作jù xiào(注音:ㄐㄩˋ ㄒㄧㄠˋ),意為查考、校核,多用于文獻或賬目等内容的審核與核對。
宋代葉適《上孝宗皇帝劄子》中提到:“以奔趨官簿為閥閲,以句校朱墨為詳練。”
此處“句校”指對文書進行細緻核查,體現其作為專業術語的嚴謹性。
《續資治通鑒·宋仁宗康定元年》記載:“﹝鄭戩﹞句校三司出入,得羨錢四百萬緡。”
此例中,“句校”用于財政審計,指對三司(宋代財政機構)的收支賬目進行核算。
該詞常見于古代公文、史書及學術文獻中,強調對文字、數據或制度的系統性審查,與現代“校對”“審計”等概念有相似之處,但更具曆史語境色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續資治通鑒》或葉適文集等原始資料。
《句校》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兩個字組成,即“句”和“校”。
“句”字的部首是“口”,它有5個筆畫。
“校”字的部首是“木”,它有8個筆畫。
《句校》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它可以指代不同的含義。一般來說,它最常見的意思是指糾正或整理一段文字或一段話的語序、語法等方面的錯誤。
《句校》的繁體字為「句校」。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不過,《句校》這個詞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寫法并無太大差别。
以下是一些使用《句校》這個詞的例句:
1. 我請了一位編輯為我的文章進行句校。
2. 這個錯誤能通過句校來糾正。
3. 請你幫我做一下句校,确保文章沒有語法問題。
一些與《句校》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如下:
組詞:句法、校正、文字整理
近義詞:修訂、修改、潤色
反義詞:錯誤、謬誤、毛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