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城附近的地區。代指京城。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李合肥 ﹞自近年坐鎮畿臯,毗倚愈專。時艱愈棘,中外臣庶瞻仰愈切,而責備亦復愈叢。”
“畿臯”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古代文獻中,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若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可參考《郎潛紀聞》等清代史料。
《畿臯》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山高地迥、景色秀美的意境。
《畿臯》的部首是日字旁,由部首“⽇”和右側的“⼆”組成。
它的總筆畫數為8畫,可以通過“㇔一”、“⼆丨一 一”、“⼆丨二”等不同的順序書寫。
《畿臯》一詞最早出自《詩經》,其中《秦風·畿畗》一詩有“畿畗爰周、綦丘爰華”的描述,意為畿甸之地延伸廣闊、綦丘之山峻峭。
在繁體中,這個詞的寫法保留了相同的意思和部首,隻是字形略有不同。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畿臯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不同的曆史文獻和碑刻,可以看到《畿臯》一詞多有變化。一種常見的古代寫法是“亼禾”,其字形在當時可能更加繁複。
1. 清晨的畿臯,被朝陽染成了金黃色。
2. 登上畿臯,一片壯麗的景色盡收眼底。
組詞:
- 畿甸(ji1 dian1)
- 畗丘(fu2 qiu1)
- 畿疆(ji1 jiang1)
近義詞:
- 高峻(gao1 jun4)
- 峻嶺(jun4 ling3)
- 崇山峻嶺(chong2 shan1 jun4 ling3)
反義詞:
- 平坦(ping2 tan3)
- 平庸(ping2 yong1)
- 平原(ping2 yuan2)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