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師言的意思、師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師言的解釋

(1).可以師法之言。《書·畢命》:“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正色率下,罔不祗師言。” 孔 傳:“下人無不敬仰師法。”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先賢士女總贊》:“ 伯臺 處諫,師言亢盡,末命防萌,妙覩玄揆。”

(2).老師之言。 漢 何休 《<春秋公羊傳>序》:“是以講誦師言,至於百萬,猶有不解。”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勉學》:“空守章句,但誦師言,施之世務,殆無一可。”

(3).衆人之言。 宋 嶽飛 《辭招讨使第三劄子》:“伏望聖慈,察臣之衷,實欲少安分守,早賜追還成命,庶葉師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師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可以師法之言
    指值得效法或作為典範的言論,常出自經典或權威文獻。例如《尚書·畢命》中提到“罔不祗師言”,強調言論的指導性。

  2. 老師之言
    指師長或導師的教誨,強調對師長的尊重與遵循。如漢代何休在《春秋公羊傳序》中提到“講誦師言”,體現對師承的重視。

  3. 衆人之言
    泛指公衆或群體的意見,例如宋代嶽飛在奏折中提及“庶葉師言”,表達對集體聲音的考量。


二、用法與例句


三、綜合解析

“師言”在不同語境中側重不同:

若需進一步探究古籍原文或具體用例,可參考《尚書》《華陽國志》等文獻,或通過漢典、查字典等平台獲取詳細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師言》的意思

《師言》是指老師說的話或教誨。可以理解為師傅的教導、指導或教師的言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師言》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帀”(第50部首,讀音為zhǐ)和右邊的“言”(第149部首,讀音為yán)。

部首“帀”有3筆,部首“言”有7筆。

來源和繁體

《師言》是古代漢字組合而成的詞語,來源不是特定一本書或特定一個時期,而是蘊含着先秦至近現代各個時期的文化底蘊和語言習慣。

繁體字中,師言的書寫為「師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變化。例如,不同的字體、字迹以及不同朝代的規範都會對字形産生影響。

古時候寫“師言”的字形略有差異,但整體結構基本保持不變。

例句

1. 老師的師言讓我們受益匪淺。

2. 她始終銘記着老師的師言,努力實踐着他的教導。

組詞

1. 師德(指教師應具備的道德品質)

2. 師範(專門培養和研究師資的學院)

3. 師生(老師和學生的關系)

4. 師長(長輩或學長)

近義詞

教誨、教導、教言

反義詞

學生的呓語、學生的回答、學生的發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