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粗戆的意思、粗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粗戆的解釋

粗莽戆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粗戆(cū gàng)是漢語中一個形容人性情或行為的複合詞,兼具“粗魯”與“愚直”的雙重含義。以下從權威詞典釋義、古籍用例及語義演變角度分項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粗魯莽撞

    指言行急躁冒失,缺乏禮數修養。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9卷 第114頁)将“粗戆”釋為“粗魯愚直”,強調其行為上的無禮與性格上的率直并存。

  2. 愚頑剛直

    側重性情愚笨而固執,常因不通世故招緻沖突。

    來源:清代《通俗編·性情》引《後漢書》注:“戆,愚也”,與“粗”結合後強化了不識時務的特質。


二、古籍用例佐證

  1. 《漢書·汲黯傳》

    “黯為人性倨,少禮……面折,不能容人之過。合己者善待之,不合者弗能忍見,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學遊俠,任氣節,行修潔。好直谏,數犯主之顔色。”

    (汲黯性格剛直粗戆,屢次直言進谏觸怒君主)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漢書》卷五十。

  2. 《明史·海瑞傳》

    “瑞生平為學,以剛為主,自號剛峰……帝屢欲召用瑞,執政陰沮之,乃以為南京右都禦史。諸司素偷惰,瑞以身矯之。”

    (海瑞以剛直聞名,時人視其行事為“粗戆”,卻體現耿介不阿的品格)

    來源:《明史》卷二二六。


三、語義辨析與近義詞對比

詞彙 側重點 情感色彩 示例語境
粗戆 魯莽+愚直 中性偏貶 “行事粗戆,屢忤上官”
魯莽 行動輕率 貶義 魯莽冒進
愚頑 愚昧固執 貶義 冥頑不化
耿介 正直剛毅 褒義 性情耿介

四、語義演變與文化内涵

“粗戆”在傳統語境中多含批評意味(如《朱子語類》斥“粗戆害事”),但亦有贊賞其赤誠的特例(如海瑞“粗戆”實為清廉剛正)。現代漢語中,該詞使用頻率降低,多見于曆史文本或方言表述(如吳語保留“戆大”指愚笨者)。

詞源參考:


綜合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
  3. 《二十四史》(中華書局點校本)
  4. 《廣韻》(宋·陳彭年,中國書店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粗戆”是一個由“粗”和“戆”組成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兩個字的釋義綜合理解:

  1. “粗”的含義
    指粗魯、粗心或粗糙的狀态,通常帶有貶義。例如形容人做事不細緻、缺乏耐心,或物品質量低劣、不精緻,如“粗心”“粗疏”等用法。

  2. “戆”的雙重含義

    • 讀作“gàng”時:表示傻氣、魯莽或憨直,如“戆頭戆腦”,形容人行為直率、不拘小節,可能隱含天真或缺乏心機的特質。
    • 讀作“zhuàng”時:強調性格剛直、正直無畏,如“戆直”,多用于褒義語境。
  3. “粗戆”的複合詞義
    結合兩者後,通常指性格粗犷直率,或事物未經修飾的原始狀态。例如:

    • 形容人時,可能指其言行粗魯但本性憨厚,需結合語境判斷褒貶;
    • 形容物時,可表示質樸、不加雕琢的特性,如“粗戆的陶器”。

使用注意:該詞可能因語境産生不同情感色彩。貶義用法多指缺乏教養或考慮不周,而中性或褒義語境中則可能強調率真、樸實。需根據上下文具體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案發跋勅白朱砂半直線卑位嗤靳池台賜戟挫磨大老官打麼诃得意揚揚電筆耳音泛齊奉聞腹案伏伏帖帖鈎蟲寡見少聞孤論顧諟轟殺畫列華選降書詃引嗟呼金石為開寇糧枯渴锟鋼冷冷清清洛叉買馬招軍門戶開放眇芒女貞盤維跑馬燈品學兼優欠安謙亨潛寂籤揭陗陗敲山震虎壬遁鋭冽掃斷山高遮不住太陽詩道侍禦收功獸居韬湮梯子屯坎危懼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