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粗戆的意思、粗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粗戆的解释

粗莽戆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粗戆(cū gàng)是汉语中一个形容人性情或行为的复合词,兼具“粗鲁”与“愚直”的双重含义。以下从权威词典释义、古籍用例及语义演变角度分项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粗鲁莽撞

    指言行急躁冒失,缺乏礼数修养。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9卷 第114页)将“粗戆”释为“粗鲁愚直”,强调其行为上的无礼与性格上的率直并存。

  2. 愚顽刚直

    侧重性情愚笨而固执,常因不通世故招致冲突。

    来源:清代《通俗编·性情》引《后汉书》注:“戆,愚也”,与“粗”结合后强化了不识时务的特质。


二、古籍用例佐证

  1. 《汉书·汲黯传》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者弗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行修洁。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

    (汲黯性格刚直粗戆,屡次直言进谏触怒君主)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卷五十。

  2. 《明史·海瑞传》

    “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自号刚峰……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海瑞以刚直闻名,时人视其行事为“粗戆”,却体现耿介不阿的品格)

    来源:《明史》卷二二六。


三、语义辨析与近义词对比

词汇 侧重点 情感色彩 示例语境
粗戆 鲁莽+愚直 中性偏贬 “行事粗戆,屡忤上官”
鲁莽 行动轻率 贬义 鲁莽冒进
愚顽 愚昧固执 贬义 冥顽不化
耿介 正直刚毅 褒义 性情耿介

四、语义演变与文化内涵

“粗戆”在传统语境中多含批评意味(如《朱子语类》斥“粗戆害事”),但亦有赞赏其赤诚的特例(如海瑞“粗戆”实为清廉刚正)。现代汉语中,该词使用频率降低,多见于历史文本或方言表述(如吴语保留“戆大”指愚笨者)。

词源参考:


综合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
  3. 《二十四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4. 《广韵》(宋·陈彭年,中国书店影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

“粗戆”是一个由“粗”和“戆”组成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两个字的释义综合理解:

  1. “粗”的含义
    指粗鲁、粗心或粗糙的状态,通常带有贬义。例如形容人做事不细致、缺乏耐心,或物品质量低劣、不精致,如“粗心”“粗疏”等用法。

  2. “戆”的双重含义

    • 读作“gàng”时:表示傻气、鲁莽或憨直,如“戆头戆脑”,形容人行为直率、不拘小节,可能隐含天真或缺乏心机的特质。
    • 读作“zhuàng”时:强调性格刚直、正直无畏,如“戆直”,多用于褒义语境。
  3. “粗戆”的复合词义
    结合两者后,通常指性格粗犷直率,或事物未经修饰的原始状态。例如:

    • 形容人时,可能指其言行粗鲁但本性憨厚,需结合语境判断褒贬;
    • 形容物时,可表示质朴、不加雕琢的特性,如“粗戆的陶器”。

使用注意:该词可能因语境产生不同情感色彩。贬义用法多指缺乏教养或考虑不周,而中性或褒义语境中则可能强调率真、朴实。需根据上下文具体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笨手笨脚敝褐搏影不打紧逞志弛兵赤舌烧城出路绰裕此恨绵绵磁悬浮列车黮暗躭搁地场二事讹言丰貂高而不危格档韩欧鸿溶嘉况涧茶跽跪矜饬给事黄门侍郎急景流年局境看押来讯连语菱花令状落职麦稭濛漠纳闷儿南巡拗曲作直飘布破口大骂轻文曲贷鋭笔入蛰涩难赏庆折谋十二支湜湜收附收阴说说而已司公探花使未曾无墨显号小部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