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從中作梗的意思、從中作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從中作梗的解釋

梗:阻塞,妨礙。在事情進行中,設置障礙,故意為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中作梗”是一個常用的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在事情進行過程中,故意設置障礙,進行阻撓破壞,使不能順利進行。其中“梗”指阻塞、妨礙,“作梗”即制造障礙。

二、字源與詞義演變

“梗”本義為植物的枝莖(《說文解字》:“梗,山枌榆。有朿,莢可為蕪荑者”),引申為“阻塞”(如“梗塞”)。成語最早見于清代張集馨《道鹹宦海見聞錄》:“然已為展緩時日,從中作梗矣”,指暗中阻撓事務進展。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描述第三方蓄意幹擾的行為。

三、近義與反義詞

四、典型用法與實例

  1. 語境特征:
    • 強調隱蔽性(暗中幹預)
    • 突出主觀惡意(故意破壞)
    • 多用于人際矛盾或利益沖突場景
  2. 例句示範:
    • 雙方談判接近成功時,因競争對手從中作梗而失敗。
    • 此事本可順利解決,不料有人從中作梗散布謠言。

五、文化内涵解析

該成語折射中國傳統社會對人際和諧的重視。《論語·顔淵》強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作梗”行為恰與之相悖,故含強烈貶義。清代學者王念孫在《廣雅疏證》中指出“梗者,害也”,揭示其破壞性本質。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第7卷“梗”字條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458頁“作梗”詞條
  3.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1999)通論篇“成語源流考”
  4. 許慎《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木部“梗”字注
  5. 《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開明出版社,2009)曆史用例輯錄

(注:因平台限制無法添加外部鍊接,文獻信息均标注标準出版信息以供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

“從中作梗”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cóng zhōng zuò gěng,其核心含義是在事情進行過程中故意設置障礙,阻撓他人以達到某種目的。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析:


1. 詞義與結構


2.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出自清代張集馨的《道鹹宦海見聞錄》:“是以糧道必應酬将軍者,畏其從中作梗也。”
背景解析:清代官場中,官員常因利益或權力鬥争,在他人處理公務時暗中阻撓。例如糧道官員需讨好将軍,正是擔心對方在關鍵環節設置障礙。


3. 使用場景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5. 例句與應用


“從中作梗”不僅是一個描述阻礙行為的成語,更反映了人性中因利益、嫉妒等心理産生的負面行為。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通常含貶義。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或擴展用法,可參考清代文獻或現代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暗經暴鼓蔽闇表勒碧濑兵銷革偃波段開關超世絶俗逴龍痤疽代越德薄才鮮敦譬飛蛾赴焰封贈甫白更為根極格日古恨鼓盆之戚還飙黑狗後堤候脈歡國畫缯驕子假托繼代界劃節欲京都八景金屈卮連篇絫牍漏水蔓衍逆兵磅礴抛錨配子辟灋萍寓鬐鬣祇林柔輭三十年老娘倒繃孩兒上上下下擅恣少亡釋藏壽算台谏淘蕩恬惔莞簟亡是叟先化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