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譬的意思、敦譬的詳細解釋
敦譬的解釋
規勸曉谕。《南齊書·孝義傳·杜栖》:“ 京産 亡,水漿不入口七日,晨夕不罷哭,不食鹽菜……時 何胤 、 謝朏 竝隱 東山 ,遺書敦譬,誡以毀滅。”《北齊書·趙郡王叡傳》:“﹝ 叡 ﹞十歲喪母……三日水漿不入口。 高祖 與 武明婁皇後 慇懃敦譬,方漸順旨。” 宋 曾鞏 《使相制》:“雖敦譬之甚勤,顧壯懷之難奪。”
詞語分解
- 敦的解釋 敦 ū 厚道,笃厚:敦樸。敦厚。敦實。 誠心誠意:敦聘。敦請。 督促:“使虞敦匠”。敦勸。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筆畫數:; 部首:攵; 筆順編號:
- 譬的解釋 譬 ì 打比方:譬如。譬猶。譬若。譬語。譬喻(比喻)。 領悟。 曉谕:譬解。譬說(曉示述說)。 筆畫數:; 部首:言;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敦譬”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含義
指通過真誠的言辭或方式規勸、曉谕他人,常用于描述對他人的勸誡或開導,強調勸說的态度懇切而溫和。
詳細解釋
-
詞義構成
- “敦”:原指真誠、誠懇,引申為态度懇切;
- “譬”:本義是比喻,此處指用恰當的方式說明道理。
合起來即“以誠懇的态度勸解、開導”。
-
曆史出處
該詞多見于南北朝至宋代的文獻,例如:
- 《南齊書》中記載:“遺書敦譬,誡以毀滅”(通過書信懇切勸誡);
- 《北齊書》提到高祖“敦譬”趙郡王,使其逐漸接受勸告。
-
使用場景
多用于正式或嚴肅的勸解語境,如史書、官方文書等,強調通過真誠溝通化解矛盾或引導他人。
延伸說明
- 同義詞:規勸、曉谕、勸誡。
- 現代適用性: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典文獻或曆史題材創作時可能涉及。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南齊書》《北齊書》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敦譬(dūn pì)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敦譬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意思是敦厚和誠實,形容人的品德正直且誠實可靠。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敦譬的拆分部首是⺈(月字旁)、譬(牛字旁)。共有13個筆畫。
來源:
敦譬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出自《周禮·春官·大宗伯》:“誠然而行者,謂之信人;敦譬而行者,謂之君子。”
繁體:
敦譬的繁體字為「敦譬」。
古時候漢字寫法:
敦譬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和現代相似,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
1. 他的為人敦譬,深受大家的信任。
2. 在商業領域中,誠信和敦譬是非常重要的品質。
組詞:
敦厚、誠實、品德正直、可靠
近義詞:
真誠、樸實、老實、正直
反義詞:
虛僞、不誠實、欺騙、不可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