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从中作梗的意思、从中作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从中作梗的解释

梗:阻塞,妨碍。在事情进行中,设置障碍,故意为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中作梗”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在事情进行过程中,故意设置障碍,进行阻挠破坏,使不能顺利进行。其中“梗”指阻塞、妨碍,“作梗”即制造障碍。

二、字源与词义演变

“梗”本义为植物的枝茎(《说文解字》:“梗,山枌榆。有朿,荚可为芜荑者”),引申为“阻塞”(如“梗塞”)。成语最早见于清代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然已为展缓时日,从中作梗矣”,指暗中阻挠事务进展。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描述第三方蓄意干扰的行为。

三、近义与反义词

四、典型用法与实例

  1. 语境特征:
    • 强调隐蔽性(暗中干预)
    • 突出主观恶意(故意破坏)
    • 多用于人际矛盾或利益冲突场景
  2. 例句示范:
    • 双方谈判接近成功时,因竞争对手从中作梗而失败。
    • 此事本可顺利解决,不料有人从中作梗散布谣言。

五、文化内涵解析

该成语折射中国传统社会对人际和谐的重视。《论语·颜渊》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作梗”行为恰与之相悖,故含强烈贬义。清代学者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指出“梗者,害也”,揭示其破坏性本质。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第7卷“梗”字条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458页“作梗”词条
  3.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通论篇“成语源流考”
  4. 许慎《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木部“梗”字注
  5. 《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开明出版社,2009)历史用例辑录

(注:因平台限制无法添加外部链接,文献信息均标注标准出版信息以供查证)

网络扩展解释

“从中作梗”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óng zhōng zuò gěng,其核心含义是在事情进行过程中故意设置障碍,阻挠他人以达到某种目的。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


1. 词义与结构


2. 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最早出自清代张集馨的《道咸宦海见闻录》:“是以粮道必应酬将军者,畏其从中作梗也。”
背景解析:清代官场中,官员常因利益或权力斗争,在他人处理公务时暗中阻挠。例如粮道官员需讨好将军,正是担心对方在关键环节设置障碍。


3. 使用场景


4. 近义词与反义词


5. 例句与应用


“从中作梗”不仅是一个描述阻碍行为的成语,更反映了人性中因利益、嫉妒等心理产生的负面行为。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通常含贬义。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或扩展用法,可参考清代文献或现代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契半规八阵法北楚悖悔本邦本命日别乞谄诳饬牲丑剌剌舛杂从命蹈冰稻粱谋倒竖登览点穴调歪敌不可纵短衣帮钩刃酣嬉宏溥槐胶魂神箭靫尖顶木驴鉴许噍让胶扰家系靖康之变积泉九州璜军须纩衣令不虚行鸾鹤声冒家冒赏木禺龙剖泮匍匐襁属鞘靶儿庆门耆儒硕望上羾深更半夜史绩史家碎璧踏轮腾海甜句儿同波通借字毋柰舷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