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初宵的意思、初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初宵的解釋

猶初更。 唐 杜甫 《北風》詩:“向晚霾殘日,初宵鼓大鑪。” 唐 薛能 《秋夜山中述事》詩:“初宵門未掩,獨坐對霜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初宵是漢語中的時間名詞,指夜晚的初始階段,特指黃昏轉入黑夜的時段(約相當于現代19點至21點)。該詞承載着豐富的文學意象與文化内涵,具體釋義如下:

一、本義與時間指向

  1. 夜晚的開端

    字面指入夜時分,即日落後天色漸暗至完全入夜的過渡階段。古人将夜晚分為“五更”,“初宵”通常對應“初更”(戌時),如《全唐詩》中白居易《夜坐》有“初宵門未掩,獨坐對霜空”之句,描繪的就是這一時段。

  2. 時間計量單位

    在古代計時體系中,“宵”與“夕”“夜”并用,如《說文解字》釋“宵”為“夜也”,而“初”強調起始,故“初宵”具時段屬性。《漢語大詞典》明确标注其指“夜晚初臨之時”。

二、文學意象與文化意蘊

  1. 靜谧與孤寂的象征

    古典詩詞常以“初宵”烘托靜谧或孤寂氛圍。例如李商隱《夜雨寄北》中“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雖未直用“初宵”,但“夜雨初至”的意境與之相通,後世評注多将此類場景與初宵意象關聯。

  2. 時間流逝的隱喻

    作為晝夜交替的節點,“初宵”暗含光陰易逝的哲思。王維《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中“夜靜群動息,時聞隔林犬”便以初宵之景觸發人生倏忽之感。


參考資料

  1. 《全唐詩》卷四百三十六(中華書局1960年版)
  2. 《漢語大詞典》“初宵”詞條(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版)
  3. 周振甫《李商隱詩歌集解》(中華書局2004年版)
  4. 《古代漢語時間詞研究》(語文出版社2012年)

網絡擴展解釋

“初宵”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1. 時間概念(主流含義)
    指“初更”,即古代夜間計時單位中的第一個更次,對應現代時間的晚上7點至9點。該含義在詩詞中常見,如中引用的杜甫《北風》詩句“向晚霾殘日,初宵鼓大鑪”,以及薛能《秋夜山中述事》的“初宵門未掩,獨坐對霜空”,均描述夜晚初至的場景。

  2. 新婚寓意(特定語境)
    在極少數語境中,如提到,“初宵”可指新婚夫婦的第一個夜晚,象征婚姻的美好開端。但這種用法較為罕見,且多見于成語或文學性表述中,日常使用較少。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按舞保育杯水之謝閟奧不亦善夫崇名躭情盜恩澱塞彫靡斷經耏毛法律行為繁暑服制剛厲貴驕果躁鼓石骨匣黃花女兒驩館簡單化接絲鞭積聚井底銀瓶靜盡津路舉隅括取料得嶚剌馬乘媽拉巴子眄睨内書堂鲇魚上竿尿肥排推蕎麥奇景氣性取信于人壤芥衽席無辨三釁三浴殺鷄取卵上慢下暴盛食厲兵身行戍傜肅括鲐皮頭眩目昏無辜疳武教無遴廂黃旗小白宵旰憂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