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厲的意思、剛厲的詳細解釋
剛厲的解釋
(1).威猛暴厲。 漢 劉向 《說苑·修文》:“ 紂 以天子好慢淫荒,剛厲暴賊,而卒以滅。”
(2).剛正嚴厲。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八觀》:“剛者不厲,無以濟其剛;既悅其剛,不可非其厲。厲者,剛之徵也。” 宋 朱彧 《萍洲可談》卷一:“ 元祐 初, 司馬光 封 溫國公 ,議者以其剛厲,宜濟之以溫。”
詞語分解
- 剛的解釋 剛 (剛) ā 硬,堅強,與“柔”相對:剛強。剛直。剛烈。剛勁(姿态、風格等挺拔有力)。剛健。剛毅。剛決。剛正不阿(?)。剛愎自用。 恰好,恰巧:剛剛(.恰好;.才)。剛好。 才:剛才。剛來就走。 姓
- 厲的解釋 厲 (厲) ì 嚴格:厲禁(a.列隊警戒;b.嚴厲的禁令)。厲行(妌 )節約。 嚴肅:嚴厲。聲色俱厲。 兇猛:厲害。雷厲風行。色厲内荏。 磨,使鋒利:厲兵秣馬。再接再厲。 古同“疠”、“癞”,惡瘡。
網絡擴展解釋
“剛厲”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分析:
一、基本釋義
-
威猛暴厲
指性格或行為剛強兇猛,帶有暴烈傾向。例如《說苑·修文》中描述商纣王“剛厲暴賊”導緻滅亡。
-
剛正嚴厲
指為人正直、原則性強且态度嚴肅。如三國時期劉劭在《人物志》中提到“剛者不厲,無以濟其剛”,強調剛毅需輔以嚴厲方能有效。
二、用法與例證
三、使用建議
需根據上下文判斷詞性,形容正面品質時多指剛正不阿,描述負面性格則偏向專橫暴戾。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或文學分析中。
(注:以上内容綜合自、2、3、5,權威性中等來源優先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二
剛厲(gāng lì)一詞的意思是形容一個人的性格或行為态度剛強堅毅,意志堅定,不屈不撓。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剛:左手邊的部首是力 (lì),右手邊的部首是十 (shí),總共有4畫。
- 厲:上面的部首是廠 (chǎng),下面的部首是刂 (dāo),總共有7畫。
來源:
《剛厲》二字其源自《論語》中的一句話:“勇而無剛厲,剛厲而無勇”。在這句話中,剛厲指的是對待事物的态度既要堅強果決,又要有智慧和勇氣。
繁體:
繁體字中,剛厲的寫法為「剛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書寫中,剛厲的寫法與現代相似,隻是筆劃的形态略有差别。
例句:
1. 他以剛厲的态度面對困難,最終成功克服了所有的挑戰。
2. 做事要有剛厲的決心和毅力,才能取得好的成果。
組詞:
剛正不阿、剛直、剛毅、剛勇
近義詞:
堅決、果斷、堅毅、剛硬
反義詞:
柔弱、軟弱、優柔寡斷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