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日的意思、初日的詳細解釋
初日的解釋
剛升起的太陽。 南朝 梁 何遜 《曉發》詩:“早霞麗初日,清風消薄霧。” 唐 虞世南 《初晴應教》詩:“初日明燕館,新溜滿梁池。”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七》:“當初日東升,人穿彩服至其下,則滿崖浮彩騰躍,煥然奪目。” 魯迅 《集外集·斯巴達之魂》:“初日上,征塵起。”
詞語分解
- 初的解釋 初 ū 開始時,開始的部分:初始。正月初一。初旬。初稿。初等。初版。初試。初創。初綻。初葉(指某一曆史時期的最初一段)。 * (.指進入夜晚不久的時候;.指新婚第一夜)。 原來的,原來的情況:初衷。和好
- 日的解釋 日 ì 離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稱“太陽”):日月星辰。日晷(?)(古代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陽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白天,與“夜”相對:日班。
網絡擴展解釋
“初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區别,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剛升起的太陽
這是“初日”最常見的解釋,多用于詩文描寫自然景象。例如:
- 南朝梁·何遜《曉發》:“早霞麗初日,清風消薄霧。”
- 唐代常建《題破山寺後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這種用法通過“初”強調太陽初升的清新與朝氣。
二、擴展含義
- 時間或事件的開端
在部分語境中,“初日”可指某段時間的第一天,例如:
- 日語中“初日”表示“首日”(如展覽會的第一天);
- 中文例句如“9月初日”(指9月1日)或曆史事件中的時間起點。
但此類用法較少見,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
三、使用注意
- 文學性詞彙:中文中的“初日”主要用于古詩文或書面語,現代口語中更常用“朝陽”或“旭日”。
- 與日語的區别:日語中“初日”的含義偏向時間起點,與中文核心含義不同,需注意語境區分。
“初日”在中文中主要描繪初升的太陽,具有詩意和畫面感;特定情況下可引申為時間起點,但需謹慎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初日是指一年中的第一天,也即新年的第一天。它是由兩個漢字組成:初和日。初的部首是刀,筆畫數為7;日的部首是日,筆畫數為4。初表示“第一”、“開始”,它的來源于“初生”、“初萌”的意思。日表示“太陽”、“天日”、“日子”,它的來源于日出日落的概念。繁體字“初日”和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初的寫法是“刖”的上面加一個點,表示才剛剛破土而出。日的寫法則是兩條斜線,表示太陽在天上劃過的痕迹。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今天是初日,我們一起迎接新的一年。
2. 初日的早晨,太陽剛剛升起,大地籠罩在橙色的光芒中。
一些與初日相關的詞語包括:元旦、新年、起始、開端等。
近義詞:元旦、正月初一
反義詞:結束、年底、最後一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