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登衡的意思、登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登衡的解釋

刊登選用。 明 張居正 《答廣西憲副吳道南書》:“深荷雅情,登衡拙稿,一時漫興耳,何足災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登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登衡(拼音:dēng héng)指“刊登選用”,即通過篩選後公開發表或收錄文稿。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強調對内容的審核與擇優錄用。


二、字義分解

    • 本義為“由低處到高處”,引申為“記載、刊登”,如“登報”“登記”。
    • 原指“秤杆”,後衍生為“衡量、權衡”,此處表示“選用、評定”。

三、文獻出處

明代張居正在《答廣西憲副吳道南書》中寫道:“深荷雅情,登衡拙稿,一時漫興耳,何足災梓。”
(譯文:承蒙厚愛,選用我的拙作刊載,不過是一時興起之作,不值得刻印成書。)


四、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為罕見,多用于研究古文或特定學術場景。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可使用“刊登”“錄用”“選載”等更通用的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或滬江線上詞典的詳細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登衡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登衡》是一個成語,意為登上衡山。衡山,位于中國湖南省衡陽市境内,是中國五嶽之一,也是道家的世界重要聖地之一。登衡山被視為一種修行、升華的象征,也常用來比喻克服困難、取得更高層次的成就。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詞語“登衡”的部首是“⼎”,共有11個筆畫。

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

《登衡》一詞最早見于明代文學家楊慎的《鶴林玉露》一書中。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登衡”一詞的寫法并未有明顯變化,與現代漢字寫法基本一緻。

例句:

1. 他勇敢地登衡了山,體驗了壯麗的自然景色。

2. 我們要不斷努力,邁向成功的階梯,不停地登衡。

組詞:

登高、登山、登頂、登樓、登臨

近義詞:

攀登、爬升、登攀、升上、登上

反義詞:

下降、下滑、下降、降低、畏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