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志的意思、存志的詳細解釋
存志的解釋
(1).保全志向。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滍水》:“學道遭難逢危,終無悔心,可以牢神存志。”
(2).寄托志向。 唐 韓愈 《荊潭裴均楊憑唱和詩序》:“乃能存志乎詩書,寓辭乎詠歌,往復循環,有唱斯和。”
詞語分解
- 存的解釋 存 ú 東西在那裡,人活着:存在。存亡。生存。 保留,留下:保存。留存。存照。存疑。去僞存真。 寄放:寄存。 停聚:存水。 懷有,懷着:存心。不存任何奢望。 亡去取 筆畫數:; 部首:子; 筆順編號
- 志的解釋 志 ì 意向:志願。志氣。志趣(志向和興趣)。志士(有堅決意志和高尚節操的人)。志學。 記,記在心裡: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記號:标志。 記載的文字:雜志。志怪(記載怪異的事)。 稱輕重,量長短、多
網絡擴展解釋
“存志”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維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
保全志向
指在困境中堅守理想,不因挫折放棄。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滍水》:“學道遭難逢危,終無悔心,可以牢神存志。”
示例:古文中多用于描述士人面對逆境仍堅持信念,如“枯木會逢春,志向永不倒”。
-
寄托志向
通過文字或行動表達理想。唐代韓愈在《荊潭裴均楊憑唱和詩序》中提到“乃能存志乎詩書”,強調以詩書為載體傳遞志向。
二、延伸解析
三、相關引用
- 唐代文獻記載的“往複循環,有唱斯和”,體現了通過詩歌唱和傳遞志向的文化傳統。
- 現代造句如“空有并力圖存志,奈何歸同道萬千”,展現了對志向與現實矛盾的思考。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水經注》《韓愈文集》等古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存志(cún zhì)是一個漢字詞組,含有豐富的意義。它可以拆分成“存”和“志”兩個部分,其中“存”是一個形聲字,它的部首是“子”,總共有6畫;“志”也是一個形聲字,它的部首是“心”,總共有7畫。這個詞組的來源比較古老,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
在繁體字中,存志的寫法并沒有明顯的變化。
在古時候,存志的漢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然而,我無法提供确切的古代漢字寫法。
以下是一個例句,展示了如何使用存志這個詞組:
他年少時立下了存志,要成為一名醫生。
關于組詞,存志可以與其他詞組合形成新的詞語,比如存儲、志向、志氣等。
近義詞是指與存志意思相近的詞語,比如儲存、抱負、雄心等。
反義詞是指與存志意思相反的詞語,比如消極、放棄、絕望等。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