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寸晷的意思、寸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寸晷的解釋

猶寸陰。晷,日影。借指小段時間。 晉 潘尼 《贈陸機出為吳王郎中令》詩:“寸晷惟寳,豈無璵璠。” 唐 賈島 《答王參》詩:“寸晷不相待,四時互如競。” 清 方苞 《七思·弟椒塗》詩:“惜寸晷兮繹經書,每發問兮心開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寸晷是漢語中表示極短時間的名詞,由“寸”與“晷”二字複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短暫的光陰或片刻。以下從字源、釋義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本義為長度單位(約3.33厘米),引申為“微小”或“短暫”。《說文解字》釋:“寸,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動脈謂之寸口。” 在時間語境中,“寸”喻指極其有限的分量,如“寸陰”即指短暫光陰。

  2. 原指日影,後擴展為計時工具“日晷”,代指時間。《漢書·天文志》載:“日晷行天之道”,其本義與日光投影相關。引申後,“晷”成為時間的詩意化表達,如“焚膏繼晷”形容夜以繼日。

二、詞義解析

寸晷合成後,字面意為“日影移動一寸所需的時間”,實際指代轉瞬即逝的片刻。古典文獻中多用于強調時間珍貴:

三、文化意蘊

該詞承載中國古代時間觀的哲學内核:

  1. 農耕文明烙印:以日影長度量化時間,反映農業社會對自然節律的依賴。
  2. 儒家惜時觀:《淮南子·原道訓》提出“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将珍惜“寸晷”提升至道德修養層面。
  3. 生命意識象征:如白居易《短歌行》“曈曈太陽如火色,寸晷尺璧應不惜”,以“寸晷”隱喻人生須積極進取。

四、使用場景

多見于文言詩文,現代漢語中常以“寸陰”“分陰”替代,但學術及文學創作中仍保留其古雅特質。例如:

“學者當惜寸晷之功,莫負青春韶華。”

體現對時間資源的警醒與珍視。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對“寸晷”的釋義及文獻用例。
  2.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中華書局,2013年:解析“寸”“晷”字形字源。
  3. 《淮南子集釋》,何甯,中華書局,1998年:儒家時間觀相關論述。
  4. 《全唐詩》,彭定求編,中華書局,1960年:白居易詩歌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

“寸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字面與引申義

古籍與文學引用

  1. 潘尼《贈陸機出為吳王郎中令》:
    “寸晷惟寶,豈無玙璠”,意為短暫的時間也需珍惜,如同珍寶。
  2. 賈島《答王參》:
    “寸晷不相待,四時互如競”,表達時間飛逝,四季更疊如競賽般迅疾。
  3. 錢起《送張少府》:
    “寸晷如三歲,離心在萬裡”,以誇張手法突顯離别時短暫光陰的漫長難熬。

使用場景

“寸晷”通過具象的“日影移動”比喻抽象的時間流逝,既包含古人對自然現象的觀察,也蘊含珍惜光陰的哲理。其用法常見于詩詞、典籍,現代語境中亦可作為文雅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

豹侯筆斷意連槟榔不窮材吏材望拆卷超凡出世仇方創觀摧折豪強彈搊當抵德元調粉訂約腐身廣柳詭佞翰牍耲耙活火佳辰檢斷奬拔檢勘驕驕金燦燦敬恭桑梓襟袖酒入舌出況兼來哲硫黃隆平旅舶馬嚼鐵夢蔔夢九民辦囊撲粘蟲匿控骈疊芹菜清慎勤啟乞秋色丘首阙下熔體三首六臂觞花少時市場機制投郵退遯鼍吟相藉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