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my worm;grass worm] 昆蟲,成蟲前翅中央有兩個淡黃色的圓形斑紋,後翅尖與邊緣黑灰色,晝伏夜出。幼蟲頭部褐色,背上和兩側有黃黑色縱線。蛹紅褐色。是稻、麥、高粱、玉米等的主要害蟲。有的地區叫“行軍蟲”、“剃枝蟲”
也叫行軍蟲﹑剃枝蟲﹑夜盜蟲﹑五色蟲等。是稻﹑麥﹑高粱﹑玉米等的主要害蟲。
粘蟲(學名:Mythimna separata),又稱行軍蟲、剃枝蟲、夜盜蟲,是鱗翅目夜蛾科的一種遷飛性、暴食性害蟲。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
形态特征
生活習性
具有遷飛性,每年春季由南向北遷移,成蟲需吸食花蜜、蚜蟲分泌物等補充營養,對糖醋液趨性強。
主要危害
分布特點
中國除新疆外均有分布,具有偶發性和爆發性,2012年曾造成全國近5000萬畝農田受災。
防治方法
環境影響
風雨天氣會迫使遷飛成蟲降落,導緻局部災害加重。
“粘蟲”與“黏蟲”為同一種昆蟲的不同寫法,部分方言區稱“五彩蟲”。需注意與成語“黏蟲”(比喻貪婪)區分。
以上信息綜合自多個權威來源,如需進一步了解防治技術或曆史案例,可查閱農業專業資料。
《粘蟲》是指一種能夠粘住昆蟲的物質或器具。在農業、園藝等領域中,粘蟲常用于捕捉有害昆蟲,起到防治作用。
拆分部首:粘(米)+ 蟲(虍)
粘的筆畫:5畫
蟲的筆畫:6畫
《粘蟲》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粘(zhān)的本義為粘着、黏附,蟲(chóng)指昆蟲。這個詞組合而成之後,指的是能夠黏住昆蟲的粘性物質或器具。
《粘蟲》的繁體字為「黏蟲」。
古代漢字對《粘蟲》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以《康熙字典》為例,其中收錄的寫法為「黏蟲」。
1. 農民使用粘蟲捕捉害蟲,保護了莊稼的生長。
2. 這種粘蟲紙非常粘,能夠捕獲許多有害昆蟲。
1. 粘液:指由生物體散發出的一種黏稠的液體,能夠粘住其他物體。
2. 蟲子:蟲的另一種常用稱謂,是對昆蟲的俗稱。
1. 蟲膠:指由昆蟲産生的一種具有黏附性質的物質,常用于粘合或漆料中。
2. 牢子:意為陷阱,用于捕捉昆蟲或其他小動物。
沒有确切的反義詞,因為粘蟲通常用于捕捉害蟲,沒有用于釋放昆蟲的情況。但可以視情況使用「松散」或「脫離」等詞彙來表示與粘蟲相反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