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雁的意思、稻雁的詳細解釋
稻雁的解釋
稻和雁。雁,知時之鳥,古代與稻作為祭薦之物。《公羊傳·桓公八年》“冬曰烝” 漢 何休 注:“薦尚稻雁。烝,衆也,氣盛貌。冬萬物畢成,所薦衆多,芬芳備具,故曰烝;無牲而祭謂之薦。”
詞語分解
- 稻的解釋 稻 à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實稱“稻谷”,去殼後稱“大米”。有水稻、旱稻之分。通常指水稻:稻子。稻草。稻米(亦稱“大米”)。稻糠。 筆畫數:; 部首:禾; 筆順編號:
- 雁的解釋 雁 à 鳥類的一屬,形狀略像鵝,群居水邊,飛時排列成行:雁行(俷 )。雁序。雁陣(雁行整齊,如同軍隊布陣)。雁過拔毛(喻為牟利不放過任何機會)。 筆畫數:; 部首: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稻雁”是一個漢語詞語,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稻和雁的組合,源自古代祭祀文化。其中:
- 稻:象征農耕文明的糧食作物,代表人類勞作成果;
- 雁:作為候鳥,具有“知時”的特性,古人認為其能感知季節變化。
文化背景
- 祭祀用途:稻和雁在古代被用作冬季祭祀的供品,見于《公羊傳·桓公八年》的注釋,漢代何休提到“薦尚稻雁”,寓意萬物豐盛、祭品齊備。
- 象征意義:雁的守時特性與稻的豐收結合,既體現自然規律與農耕文明的關聯,也暗含對天地時序的敬重。
補充說明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其引申為“秋天豐收”的比喻,但此說法未見于經典文獻,可能是基于原意的擴展解讀。
總結
“稻雁”一詞以具體物象承載古代祭祀禮儀和自然哲學,核心内涵是時序、豐饒與天人相應。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公羊傳》及漢代注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稻雁(dào yà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稻(dào)是由禾(hé)和舀(yǎo)組成,雁(yàn)是由隹(zhuī)和隹(zhuī)組成。這個詞語的來源是古代農耕文化,表達了稻田中雁鳴的美好景象。
稻雁的繁體字為稻雁,沒有太大的變化。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稻字的舊寫為“禺”,雁字的舊寫為“贋”。這些寫法都能找到在一些古代文獻和碑文中的使用記錄。
以下是一些有關稻雁的例句:
1. 稻雁飛來,預示着豐收的希望。
2. 田間的稻雁鳴叫,使我感受到農耕的樂趣。
以下是一些與稻雁相關的詞語:
組詞:稻田、稻谷、雁鳴
近義詞:稻禾、田間、農耕
反義詞:冰雪、荒地、農荒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