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稻雁的意思、稻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稻雁的解釋

稻和雁。雁,知時之鳥,古代與稻作為祭薦之物。《公羊傳·桓公八年》“冬曰烝” 漢 何休 注:“薦尚稻雁。烝,衆也,氣盛貌。冬萬物畢成,所薦衆多,芬芳備具,故曰烝;無牲而祭謂之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稻雁是中國古代禮儀文化中的重要概念,特指兩種用于祭祀或贽見禮的特定物品:稻(谷物)和雁(候鳥)。其含義與象征意義可從以下角度闡釋:

一、詞義溯源與禮儀内涵

  1. 祭祀功能

    稻與雁在周代禮儀中常作為祭品使用。稻代表五谷豐登,象征土地滋養之力;雁因其候鳥特性被視為“知時鳥”,寓意順應天時、溝通天地。《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祭祀時需“以玉作六器,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禽作六摯”,其中雁即為“六摯”之一,代表大夫階層的獻禮規格。

  2. 贽見禮象征

    古代士人初次拜見尊長需執“贽”(見面禮),《禮記·曲禮下》明确規範:“凡摯,天子鬯,諸侯圭,卿羔,大夫雁,士雉。” 雁在此象征大夫階層的身份與守信品德,因其遷徙守時特性被賦予“信”的倫理内涵。

二、文化象征體系

  1. 自然與人文的聯結

    稻雁組合體現了農耕文明“天人合一”的哲學觀:稻對應土地生産力(“地德”),雁對應天文時序(“天時”),二者結合象征天地和諧。鄭玄注《周禮》時強調:“雁取知時,稻取養人”,揭示其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價值。

  2. 禮儀等級載體

    稻與雁在《儀禮·士相見禮》中分别代表不同階層的禮制規範。稻作為基礎谷物可用于庶民祭祀,而雁因獲取難度成為大夫專屬禮器,反映周代“禮不下庶人”的等級制度。

三、文獻佐證


權威參考文獻

  1. 《周禮注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2. 《禮記正義》(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
  3. 《儀禮注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4. 《十三經注疏》(清·阮元校刻,中華書局影印本)
  5. 《周禮正義》(清·孫诒讓撰,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稻雁”是一個漢語詞語,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稻和雁的組合,源自古代祭祀文化。其中:

文化背景

  1. 祭祀用途:稻和雁在古代被用作冬季祭祀的供品,見于《公羊傳·桓公八年》的注釋,漢代何休提到“薦尚稻雁”,寓意萬物豐盛、祭品齊備。
  2. 象征意義:雁的守時特性與稻的豐收結合,既體現自然規律與農耕文明的關聯,也暗含對天地時序的敬重。

補充說明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其引申為“秋天豐收”的比喻,但此說法未見于經典文獻,可能是基于原意的擴展解讀。

總結
“稻雁”一詞以具體物象承載古代祭祀禮儀和自然哲學,核心内涵是時序、豐饒與天人相應。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公羊傳》及漢代注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莽巴拿馬呈奇稱揚春莺啭詞筒耽飲登山陟嶺等頭空訂立高遊戈铓館甥挂鐘鞼盾雇借行輩含嚼環比回門虺韡焦臭節短極化驚女巾帼丈夫近午禁園機思乩壇久逸矩臬量具氯化鈉杩子靡缛默然偶語棄市匏革乞匄訖了清閟閣麴禁三五門生意興隆四姓小侯燙剪搪撞屯蹷宛惱味況危岩穩定顯佑笑筵歌席遐緒細布寫疏醯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