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身體騰空飛行。《初刻拍案驚奇》卷四:“ 紅綫 聞知,弄出劍術手段,飛身到 魏博 ,夜漏三時,往返七百裡,取了他床頭金盒歸來。”
(2).形容行走迅疾。《天雨花》第一回:“你們小心跟隨大爺,不要遠行;若有甚事,即刻飛身回報。”
(3).猶縱身。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六:“不大一會,他們從一家院裡扛來一根大松木,靠在牆頭上。 趙玉林 從松木上爬上牆頭,飛身跳進院子裡。”
"飛身"在現代漢語中主要用作動詞,指身體騰空躍起的動作,強調動作的迅捷與爆發力。根據權威詞典釋義及語言學分析,其詳細解釋如下: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釋義:迅速躍起。
示例:"飛身越過障礙"、"飛身上馬"。
詞性:動詞,多用于描述武術、體育或緊急場景中的跳躍動作。
參見: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16.
《漢語大詞典》
補充義:形容動作輕捷如飛,含動态美感。
示例:"隻見他飛身接球,穩穩落地。"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Z].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水浒傳》第十回:"林沖飛身跳過牆去",體現古典小說對動态場景的刻畫。
來源:施耐庵. 水浒傳[M].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5.
釋義收錄:https://www.cp.com.cn/book/d7c3750f-5.html (注:此為商務印書館官方釋義頁示例,實際鍊接需以官網更新為準)
強調"飛身"需搭配具體動作目标(如"飛身+動詞"結構)。
來源:李行健.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4.
"飛身"是描述人體急速騰躍的典型動詞,其權威釋義以《現代漢語詞典》為基準,并在武術、文學等場景中衍生出專業化用法。
“飛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指身體輕快、敏捷地躍起或移動,常用于描述跳躍、閃避等動作。例如:“飛身上馬”“飛身越過障礙”。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飛身”既保留古典文學中的奇幻色彩,也在現代語境中表達敏捷、果敢的行為特質。
哀樂阿托品百濮螌蝥邊急鱍鱍倡率昌菹摐金耽讀大月氏釘頭峨阙貳車悱恻纏緜豐嘉佛家服餌割開垢紛衡服弘濟簡淨賤目貴耳假續佳醞藉斂競奮竟自絕交軍法老氏樂營淩牿流送偻儸門籥胖大海憑中戕折遷雄遷易旗官清眼鬼球府曲曲折折紗羅傷今盛高稅則隨計田中女題庫王畿違順桅索五禮相甲系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