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晩夏的意思、晩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晩夏的解釋

夏末。指農曆六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晩夏”是一個描述季節交替的詞語,具體含義如下:

1.基本含義

指夏季的末期,即夏末秋初的過渡階段。此時天氣開始轉涼,但仍保留夏季的餘熱,植物逐漸呈現初秋的特征,如樹葉變黃等。根據農曆,晩夏對應農曆六月(公曆約7月至8月初),而公曆上多指8月底至9月初。

2.文學與詩詞中的應用

唐代詩人駱賓王在《晚泊江鎮》中寫道:“荷香銷晚夏,菊氣入新秋”,通過描繪荷花凋謝、菊花初綻的景象,表現夏秋之交的自然變化。杜審言的詩句“雨餘清晚夏”則進一步印證了晩夏時節雨後清爽的氣候特點。

3.其他相關解釋

4.氣候特征

晩夏的典型特征是晝夜溫差增大,白天炎熱,夜晚涼爽,自然界呈現“夏秋共存”的過渡狀态,如蟬鳴減弱、農作物成熟等。


“晩夏”主要用于文學或日常表達中,既可指具體時間段,也可借景抒情。如需更完整的詩句或文化背景,可參考《全唐詩》或相關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晩夏

晩夏(wǎn xià)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晚和夏。其中,晚是指晚上、夜晚的意思,夏指夏天。因此,晩夏可以理解為夏季的晚期。

晩夏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日字旁和夊字旁。日字旁代表着太陽,夊字旁則表示行走的腳步。這與夏季的炎熱天氣以及人們活動和出行的頻率密切相關。

晩夏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在繁體字中,晩夏的寫法為「晚霞」。這種寫法更強調了晚上夏天的霞光美景,象征着夏季的絢麗和燦爛。

在古代,晩夏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其中一種古代寫法為「晚暑」,意為夏天的暑熱在晚期。另一種寫法為「晚唧」,唧即唐代的一種昆蟲,它們出現在晚夏季節,以此寫法表達了夏末蟬鳴的現象。

例句:

1. 暑氣漸消,微風習習,正是晩夏的美好季節。

2. 晩夏即将過去,秋天的腳步漸漸接近。

組詞:

1. 晩秋:秋季的晚期。

2. 晩春:春季的晚期。

3. 晩年:人生的晚期。

近義詞:

夏末、夏朝、夏終、暑末、暑季末期。

反義詞:

早夏、初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