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教的意思、拜教的詳細解釋
拜教的解釋
[receive instruction] 敬辭,拜受教導
敢不拜教。——《國語·魯語》
詳細解釋
拜受教誨。《國語·魯語下》:“《皇皇者華》,君教使臣曰‘每懷靡及’,諏、謀、度、詢,必咨於周。敢不拜教。”
詞語分解
- 拜的解釋 拜 à 表示敬意的禮節: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禮的一種)。拜忏。禮拜。回拜。 恭敬地:拜托。拜謝。拜讀。拜别。拜谒(.拜見;.瞻仰陵墓、碑碣)。 行禮祝賀:拜年。拜壽。 用一定的禮節授與某種名義或職位,或
- 教的解釋 教 à 指導,訓誨:教習。教頭。教正。教師。教導。管教。請教。教學相長。因材施教。 使,令:風能教船走。 指“宗教”:教士。教主。教皇。教堂。 姓。 學 教 ā 傳授:教課。你教給我做。 學 筆畫
網絡擴展解釋
“拜教”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
基本釋義
指“拜受教誨”,即恭敬地接受教導或指示,帶有謙遜、敬重的态度。該詞屬于敬辭,多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
-
出處與典籍引用
最早見于《國語·魯語下》:“《皇皇者華》,君教使臣曰‘每懷靡及’,诹、謀、度、詢,必咨于周。敢不拜教。” 此句表達了對君主教導的恭敬接受。
-
用法特點
常見于古代對話或書信中,強調對教導者的尊重。例如:“敢不拜教”即“怎敢不接受您的教誨”,凸顯謙卑态度。
-
字義分解
- 拜:表示恭敬的禮節,如“拜謝”“拜讀”;
- 教:指教導、訓誨。二字組合強化了“受教”的鄭重性。
提示:該詞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文或仿古語境。如需更多例句或延伸解讀,可參考《國語》原文或相關古籍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拜教(bài jiào)一詞來源于漢語中的兩個詞,拜和教。拆分部首和筆畫我們來看一下:拜的部首是手,筆畫順序為3;教的部首是攴,筆畫順序為6。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它的來源。《拜教》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中國的文獻中,是一種禮貌用語,用于向對方表達恭敬并向其請教、學習。繁體字的寫法為「拜教」,沒有變化。而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具體可參考古代字典資料。下面給出一些關于「拜教」的例句:
1. 我遇到了一個難題,能否請您拜教一下如何解決呢?
2. 很榮幸能在這裡向各位前輩拜教,學習貴公司的成功經驗。
3. 在這個領域,我還是個新手,請多多拜教。
關于「拜教」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這裡提供一些常用的用法:
組詞:拜訪、拜谒、拜會、請教、學習、接受指導
近義詞:請教、請益、向導、向教
反義詞:教導、解答、解惑、指導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向我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