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美人。 漢 桓寬 《鹽鐵論·殊路》:“ 毛嬙 ,天下之姣人也,待香澤脂粉而後容。”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然後姣人乃被文縠之單袿,振輕綺之飄颻。”
(2).借指有才華的人。 清 姚鼐 《吊朱二亭》詩:“我時隔京師,想見姣人僚。”
“姣人”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āo rén,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若需進一步考證古籍例證或姓名寓意,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文獻引用。
《姣人》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通常用來形容女性的美麗和嬌媚。這個詞的含義非常豐富,既可以指人的外貌美麗,也可以指人的氣質迷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部首:女 (nǚ)
筆畫:姣 (10畫) + 人 (2畫)
來源:
《姣人》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詩經》中,描述了一個美麗動人的女性。後來,這個詞被廣泛使用,成為形容女性美貌的一種常用詞彙。
繁體:
《姣人》的繁體字為「姣人」,保留了漢字的原始形态,便于在傳統文化中的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姣人」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比如「姣爻」或「姣曰」。不過,這些變化隻是在漢字的演變過程中産生的,現代漢字的規範寫法仍然是「姣人」。
例句:
1. 她是一個姣人,一走進房間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2. 她的容貌姣麗,令人心生嫉妒。
組詞:
1. 姣妹:形容姿态美麗的女子。
2. 姣好:形容容貌出衆,美麗動人。
3. 嬌媚:形容女性柔美動人的姿态或氣質。
近義詞:
1. 美麗:形容外貌、氣質非常出衆。
2. 動人:形容人或事物引人注目、感動人心。
反義詞:
1. 丑陋:形容外貌或氣質不美觀、不動人。
2. 平庸:形容人的外貌、氣質普通平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