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芍陂的意思、芍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芍陂的解釋

[Quepi lake] 又名“期思陂”。古代淮水流域最著名的水利工程。相傳系春秋楚相孫叔敖所鑿,在今安徽壽縣東。

詳細解釋

又名 期思陂 。古代 淮水 流域最著名的水利工程。相傳系 春秋 楚 相 孫叔敖 所鑿,在今 安徽 壽縣 南。因引 渒水 經 白芍亭 東積而成湖,故名。《後漢書·循吏傳·王景》:“郡界有 楚 相 孫叔敖 所起 芍陂 稻田。” 李賢 注:“陂在今 壽州 安豐縣 東。陂徑百裡,灌田萬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芍陂”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概況

芍陂(què bēi)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由春秋時期楚國令尹孫叔敖主持修建于公元前597年左右。位于今安徽省壽縣南郊,距今已有2600多年曆史,比都江堰、鄭國渠等更早,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陂塘型灌溉工程,2015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産。

二、名稱與别稱

三、曆史作用

  1. 經濟與軍事意義:灌田規模在鼎盛時期達萬頃(約合現代67萬畝),使楚國淮南地區成為富庶糧倉,為楚莊王稱霸春秋提供重要支撐。
  2. 曆代維護:東漢王景、三國鄧艾、隋唐官府均進行過大規模修繕,宋代增設鬥門完善排灌系統。

四、工程結構

五、現代價值

現為淠史杭灌區反調節水庫,蓄水量約730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4.2萬公頃(約63萬畝),仍對當地農業發揮重要作用。


芍陂不僅是中國水利史的裡程碑,更是持續發揮效用的“活遺産”,其命名讀音(què bēi)與曆史地位均體現了古代工程的智慧。

網絡擴展解釋二

《芍陂》這個詞的意思

《芍陂》這個詞是指古代冬季融化的雪水,在湖泊或水塘中形成的臨時水池。它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分别是“芍”和“陂”。

拆分部首和筆畫

“芍”字的部首是“艹”,它的總筆畫數為8。

“陂”字的部首是“阜”,它的總筆畫數為9。

來源和繁體

《芍陂》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卷阿》篇,用來形容湖泊中積水的景象。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書寫形式有所變異,因此字體和結構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芍陂》這個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

1. 冬日芍陂,湖面結冰。

2. 芍陂中倒映着樹影,美不勝收。

3. 農民們從芍陂中取水灌溉農田。

組詞

1. 雪花:指由水蒸氣在冷凝結晶而成的固态水。

2. 湖泊:指較大的靜水體,形成于地殼運動中坳陷形成的窪地。

3. 水塘:指人工建造的水域,用于儲存水源或養魚等。

近義詞

1. 冰潭:指冬天形成的水面上的冰塊。

2. 凍池:指凍結的水池,通常在冬季出現。

反義詞

1. 河流:指水在地表上流動形成的水流。

2. 濕地:指土地上土壤水分飽和或近飽和的區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