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敷條的意思、敷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敷條的解釋

展枝。《藝文類聚》卷八一引 漢 應瑒 《迷疊賦》:“朝敷條以誕節,夕結秀而垂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敷條”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源自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用例

3.發音與結構

4.相關延伸

5.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藝文類聚》《漢語大詞典》等古籍或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敷條》的意思

《敷條》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把布料或紙張鋪到某個物體上。它可以是用于包裹、覆蓋或保護物品的長條狀物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敷條》的部首是「⺾」(糸部),拼音是fù。它的總筆畫數為13。

來源和繁體

《敷條》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由「敷」和「條」這兩個字組成。在繁體字中,「敷」的寫法為「斧」,而「條」仍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敷」的寫法為「斧」,意味着将布料或紙張鋪到物體上,而「條」的寫法保持不變。古代人們常常用手工制作的條狀物品來覆蓋、保護或包裹物品。

例句

1. 請你将這塊布敷條在桌子上。

2. 他仔細地将紙條敷在畫上,以保護它不被劃傷。

組詞

1. 敷衍:強行敷衍應付。

2. 敷設:敷設電線。

3. 敷料:醫生用敷料為傷口止血。

近義詞

1. 鋪:鋪上一層布料。

2. 覆蓋:把物體完全覆蓋。

3. 包裹:用布料或紙張包裹物品。

反義詞

1. 揭開:把覆蓋在物體上的物品揭開。

2. 暴露:使被保護的物體暴露在外面。

3. 暴漏:使被隱藏的事物暴露出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