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给俸禄。《吕氏春秋·孟夏》:“命太尉赞杰儁,遂贤良,举长大。行爵出禄,必当其位。” 辽 冯玘 《刘承嗣墓志铭》:“嗣圣皇帝都城大礼,圣泽无私,崇德报功,行爵出禄。”
“出禄”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出禄”在古汉语中主要指发放俸禄,即朝廷或君主向官员授予薪俸。该词由“出”(发放)和“禄”(俸禄)构成,强调按职位或功绩给予相应待遇。
“出禄”是古代政治制度相关词汇,核心含义为官方发放俸禄的行为。研究时需优先参考权威古籍及词典释义,避免混淆引申用法。
出禄这个词在汉语中指的是一个人因为功绩或品德而被封赐爵位或高官职的待遇。
拆分部首和笔画出禄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出部为第二个部首,表示动作方向;禄部为第五个部首,表示与福祉、报酬等有关。
出禄的总笔画数为11。
来源出禄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古代中国的历史文献中,用来描述君主赐予功臣爵位或高官职的情景。这种赐禄的仪式是为了表彰和奖励人民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贡献。
繁体出禄这个词的繁体字为「出祿」。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变化。出禄这个词的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会与现代的写法略有差别。
例句1. 他以优异的表现出禄为侯爵。
2. 这位功勋卓著的将军受到了出禄的奖赏。
组词出禄没有固定的组词用法,但可以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例如「出禄官职」、「失去出禄」等。
近义词近义词包括「得宠」、「封爵」、「显贵」等。
反义词反义词为「失宠」、「黜退」、「贬谪」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