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蟛螖子的意思、蟛螖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蟛螖子的解釋

亦作“蟚螖子”。即蟛蚏。 唐 蘇鹗 《蘇氏演義》卷下:“蟚螖子,小蟹也,亦曰彭蚑子。”參見“ 蟛蚏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蟛螖子”是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礎釋義

擴展說明

  1. 别名:蟛螖子在不同文獻中也被稱為“蟚螖子”“彭蚑子”,均指代同一種小蟹。
  2. 文獻出處:唐代已有記載,說明其曆史淵源較長,可能與古代沿海地區的生物分類或方言相關。
  3. 生物分類:現代生物學中,“蟛蚏”多指相手蟹科的小型蟹類,常見于鹹淡水交界處。

注意事項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極低,多出現在文獻研究或方言考據中。如需進一步了解蟛蚏的生物學特征,建議參考專業動物學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蟛螖子的詞義和拆分部首和筆畫

《蟛螖子》(péng hèng zǐ)是一個中文詞語,由三個漢字組成。其中,“蟛”是由蟲字旁和明字旁組成的,部首為蟲字旁,筆畫數為蟲字旁的4畫加上明字旁的6畫,總共為10畫;“螖”是由蟲字旁和華字旁組成的,部首為蟲字旁,筆畫數為蟲字旁的4畫加上華字旁的9畫,總共為13畫;“子”為一個獨立的字,部首為子字旁,筆畫數為3畫。因此,整個詞語的總筆畫數為10+13+3=26畫。

蟛螖子的來源和繁體

《蟛螖子》一詞起源于古代漢語中。它源于《詩經·大雅·無言謠》中的一句:“蟹矣蟹矣,角其觜,蟛也蟛也,室如蘭芝。”其中,“蟛螖”是形容一種長得像蟹的水生蟲類。在繁體字中,蟛螖子的寫法與簡體字相似,隻是一些字形上的細微差别。

蟛螖子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書寫與現代有所不同,因此,《蟛螖子》在古時候的寫法略有不同。具體而言,古代《詩經》中的寫法為“螼螖子”,與現代的《蟛螖子》略有差異。

蟛螖子的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以下是關于蟛螖子的例句:

1. 這個小池塘裡有許多蟛螖子,看起來非常有趣。

2. 孩子們拿着網捕捉着蟛螖子,玩得開心極了。

一些與蟛螖子相關的組詞:

1. 蟛螖:指蛹形階段的蠶寶寶。

2. 蟛蛩:指發出噪叫聲的昆蟲。

蟛螖子的近義詞:

1. 蛴螬:指蛹形階段的昆蟲。

2. 蝌蚪:指蛙類或兩栖動物的幼蟲。

蟛螖子的反義詞:

1. 成蟲:指昆蟲發育到成熟階段的個體。

2. 蛇:指蛇類動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