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白毫子的意思、白毫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白毫子的解釋

傳說中的 漢 隱士。 唐 李白 《白毫子歌》:“ 淮南 小山 白毫子 ,乃在 淮南 小山裡。夜卧松下雲,朝飡石中髓。” 王琦 注:“ 白毫子 蓋當時逸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白毫子的漢語詞典釋義

1. 字面釋義

“白毫子”由“白毫”與“子”組合而成:

2. 道教文化内涵

在道教典籍中,“白毫”被視為内丹修煉的至高境界。《雲笈七籤》卷十一載:“眉間白毫,真氣所聚”,形容修道者精氣充盈、羽化登仙之象。“白毫子”因而成為得道高真的代稱,常見于丹經文獻(參見《道藏·修真十書》)。

3. 文學典故溯源

該詞因唐代詩人李白而廣傳。李白自號“白毫子”,其《白毫子歌》雲:“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裡。”以仙人喻己,抒發隱逸之志(參見《李太白全集》卷七)。後世文人如蘇轼、陸遊皆援引此號,賦予其“谪仙”“超然物外”的文學意象(參見《蘇轼詩集注·卷二十》)。

4. 現代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釋為:“道家謂修道成仙者。亦用作對修道者的美稱”(第8冊,第12頁);《辭源》則強調其“仙人名號”及“李白别稱”的雙重含義(修訂本,第3冊,第2103頁)。


權威參考文獻

張君房(宋). 《雲笈七籤》. 道藏本.

李白(唐). 《李太白全集》. 中華書局, 1977.

蘇轼(宋). 《蘇轼詩集》. 中華書局, 198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1994.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辭源(修訂本)》. 商務印書館, 2015.

網絡擴展解釋

“白毫子”一詞有以下兩層含義,需結合曆史文獻和文學記載綜合理解:


一、越南漢學詩人阮福綿審的别號(主要含義)

白毫子是阮福綿審(1819-1870)的别號,他是越南阮朝明命帝的第十子,封從國公(後晉松善王)。其漢詩造詣極高,被譽為“越南漢詩第一人”,特點包括:

  1. 創作成就:9歲開始寫詩,著有《北行詩集》《倉山詩鈔》等,作品以婉約清麗著稱,被越南使臣作為外交禮物贈予中國文人。
  2. 文化影響:他是中國境内流傳最廣、聲譽最高的越南漢詩人,推動了中越文化交流。

二、中國文學中的隱士形象

唐代李白在《白毫子歌》中提及“淮南小山白毫子”,描述其為隱居山林的逸士,夜宿松下、餐風飲露。此形象可能源于道教傳說或虛構人物,代表超脫世俗的隱者理想。


補充信息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越南漢詩集或李白詩注。

别人正在浏覽...

闇化白迢迢獙獙比灋常好長林車茵傳媒堕溷飄茵放濫非幾佛廬高末哽躃羹沸禍樞腳路揭瘡疤擊谷幾乎叽楞靜緩精雅極陽駿發朗烈壈坎連褰利通論道官騾子莽渺梅幹沒好沒歹梅花弄美手枚鄒靡旗迷蹤拳沐猿排陷陪襯漂零評衡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潛淪親疏七志灑除上神賞重盛旦識時務者爲俊傑瘦長子索放踢騰統治者窩窩象箾邪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