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白毫子的意思、白毫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白毫子的解释

传说中的 汉 隐士。 唐 李白 《白毫子歌》:“ 淮南 小山 白毫子 ,乃在 淮南 小山里。夜卧松下云,朝飡石中髓。” 王琦 注:“ 白毫子 盖当时逸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白毫子的汉语词典释义

1. 字面释义

“白毫子”由“白毫”与“子”组合而成:

2. 道教文化内涵

在道教典籍中,“白毫”被视为内丹修炼的至高境界。《云笈七签》卷十一载:“眉间白毫,真气所聚”,形容修道者精气充盈、羽化登仙之象。“白毫子”因而成为得道高真的代称,常见于丹经文献(参见《道藏·修真十书》)。

3. 文学典故溯源

该词因唐代诗人李白而广传。李白自号“白毫子”,其《白毫子歌》云:“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以仙人喻己,抒发隐逸之志(参见《李太白全集》卷七)。后世文人如苏轼、陆游皆援引此号,赋予其“谪仙”“超然物外”的文学意象(参见《苏轼诗集注·卷二十》)。

4. 现代词典释义

《汉语大词典》释为:“道家谓修道成仙者。亦用作对修道者的美称”(第8册,第12页);《辞源》则强调其“仙人名号”及“李白别称”的双重含义(修订本,第3册,第2103页)。


权威参考文献

张君房(宋). 《云笈七签》. 道藏本.

李白(唐). 《李太白全集》. 中华书局, 1977.

苏轼(宋). 《苏轼诗集》. 中华书局, 198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1994.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辞源(修订本)》. 商务印书馆, 2015.

网络扩展解释

“白毫子”一词有以下两层含义,需结合历史文献和文学记载综合理解:


一、越南汉学诗人阮福绵审的别号(主要含义)

白毫子是阮福绵审(1819-1870)的别号,他是越南阮朝明命帝的第十子,封从国公(后晋松善王)。其汉诗造诣极高,被誉为“越南汉诗第一人”,特点包括:

  1. 创作成就:9岁开始写诗,著有《北行诗集》《仓山诗钞》等,作品以婉约清丽著称,被越南使臣作为外交礼物赠予中国文人。
  2. 文化影响:他是中国境内流传最广、声誉最高的越南汉诗人,推动了中越文化交流。

二、中国文学中的隐士形象

唐代李白在《白毫子歌》中提及“淮南小山白毫子”,描述其为隐居山林的逸士,夜宿松下、餐风饮露。此形象可能源于道教传说或虚构人物,代表超脱世俗的隐者理想。


补充信息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越南汉诗集或李白诗注。

别人正在浏览...

暧昧不明败损百枝贬讥庳溼不怪不作死就不会死长敬尘妄敕牓赤铁从闲寸断打稿子饤鬭二极管番字奉尘蠭门广肆姑墨孤挺渹湱愰荡话私胡拨寂嘿禁虣进补巨人传局席款步老婆禅拉朽冷酷乐头禄廪马革厖大迷惑冥漠之都耐心烦儿起富青丘子亲好软硬兼施三差五错设纚身个子沈阳速宾俗喧逃塾田界团粒颓陁晚遇为主文思院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