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素放。白白放過;隨便釋放。 元 朱凱 《黃鶴樓》第四折:“你與我麻繩子綁者柳樹上高高的吊起,直等的俺哥哥無事來家,恁時索放了你。” 元 無名氏 《魏徵改诏》第二折:“ 秦叔寶 ,我要成功,你兩回三次擋住,我見了 魏公 ,敢不道的索放了你哩!”
“索放”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解釋,主要分為古代用法和現代延伸含義:
一、古代用法 指輕易釋放或白白放過,常見于元代戲曲文本。例如:
二、現代成語含義 由“索取”與“放棄”組合而成(suǒ fàng),形容矛盾心态:
三、相關擴展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古籍中多指向“釋放”,現代則更強調矛盾心理。
《索放》是一個動詞詞組,意思是尋找和釋放。這個詞常用于描述找尋某物或某人并将其釋放出來的行為。
《索放》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纟”和“方”,部首“纟”表示與紡織品相關,而部首“方”表示方形事物。它的總筆畫數是5。
《索放》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溯源,但它是一個中國漢字詞彙。在繁體中,這個詞的寫法是「索放」。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不過《索放》這個詞的基本形态在古代寫法中并沒有太大差異,依然是由部首“纟”和“方”組成。
1. 他終于讓那隻關在籠子裡的小鳥索放了出來。
2. 我們需要索放一些過時的文件和資料。
一些與《索放》相關的組詞有:
1. 索取:表示尋找并要求拿到某些東西。
2. 放松:表示舒緩、松弛。
3. 搜尋:表示細緻地尋找。
4. 釋放:表示将某人或某物獲得自由。
與《索放》意思相近的詞有:
1. 搜尋
2. 尋找
3. 找尋
4. 招攬
與《索放》意思相反的詞有:
1. 囚禁
2. 捕獲
3. 扣留
4. 禁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