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志的意思、七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志的解釋

書名。繼 劉歆 《七略》之後的一部圖書目錄分類專著。 南朝 齊 王儉 撰。其書分圖書為經籍、諸子、文翰、軍事、陰陽、術藝、圖譜七類。另附道、佛各一類。今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七志”是中國古代文獻目錄學中的重要概念,最早由南朝齊目錄學家王儉(452-489)在其著作《七志》中提出。該詞源自漢代劉歆《七略》的分類體系,但進行了創新性調整,形成了以七大類為核心的圖書分類法。具體内涵包括:

一、詞源與結構 “七志”指典籍按七個門類劃分:經典志(六藝、小學)、諸子志(古今諸子)、文翰志(詩賦)、軍書志(兵書)、陰陽志(陰陽圖緯)、術藝志(方技)、圖譜志(地域及圖書)。另附佛經、道經兩類為附錄。

二、學術特征 該分類法突破漢代《七略》“六分法”,首次将圖譜單獨設類,并增加佛道文獻附錄,反映南朝宗教發展實況。其“九篇條例”開創解題式目錄體例,對後世《隋書·經籍志》四分法産生直接影響。

三、文獻價值 作為現存最早私修目錄,《七志》著錄圖書數量達15704卷,較官修目錄更為完備。其中對魏晉新出文獻的著錄,為考見當時學術流變提供了關鍵依據。

(參考資料:《中國古典文獻學》中華書局2001年版;《目錄學發微》商務印書館2014年修訂本;《魏晉南北朝目錄學研究》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9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七志”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區分:

  1. 圖書目錄學專著(主流含義) 指南朝齊王儉編撰的圖書分類目錄,繼承劉歆《七略》體例,将書籍分為七大類:

    • 經典(經籍)
    • 諸子(諸子百家著作)
    • 文翰(詩賦文集)
    • 軍書(軍事類書籍)
    • 陰陽(占卜天文類)
    • 術藝(技藝方術類)
    • 圖譜(圖冊類) 另附道教、佛教文獻作為補充,是研究古代文獻分類的重要著作,但原書已佚。
  2. 誤用作成語(非權威解釋) 個别網絡詞典将其解釋為“形容堅定意志”的成語(如“七”表多數,“志”表決心),但此用法缺乏古籍依據,可能是現代誤傳。

辨析建議:在學術或曆史文獻中,“七志”均指向王儉的目錄學著作;若遇到形容意志的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是否為現代誤用。

别人正在浏覽...

絆絆磕磕半刻卑躬屈節北山志辯覆比譬操辦出蕩誕率盜骖倒蛋餌名釣祿惡山廢锢焚石負氣鬥狠高耿構惡觚編杭杭子含混皓膠豪羊後堤花階柳市灰蒙蒙活財神建丑焦灼井田制酒浸頭急診倔彊咀嚼英華琅書露西亞命氏逆治憑賴千載一遇漆宅軟柔柔若何弱緆觞詠赦孤沈猶識心霜晨書不釋手樹倒猢狲散歲除婉缛微諷文織文謅謅窩挑無任之祿賢令顯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