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意思、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解釋

亦作“閒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謂平日不早作準備或努力,到事情緊急時才匆忙設法。《水浒傳》第十六回:“ 何清 笑道:‘哥哥正是“急來抱佛腳,閒時不燒香”。’” 明 張誼 《宦遊紀聞·抱佛免罪》:“ 雲南 之南一番國,其俗尚釋教,人有犯罪應誅者……恐急,奔往某寺中抱佛腳。故俗諺雲:‘閒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魯迅 《華蓋集續編·<雜論管閑事·做學問·灰色等>》:“我現在才知道 南池子 的‘政治學會圖書館’去年‘因為時局的關系,借書的成績長進了三至七倍’了,但他‘家 翰笙 ’卻還‘用“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十個字形容當今學術界大部分的狀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是一個常用諺語,其核心含義是批評那些平日疏于準備或努力,事到臨頭才倉促應對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解釋
    “燒香”象征日常積累或維護關系,“抱佛腳”比喻緊急求助。整體指平時不付出努力,遇到危機才慌忙補救的行為。

  2. 引申意義
    常用于諷刺學術、工作或生活中“臨陣磨槍”的現象。例如魯迅曾用此語批評學術界急功近利的狀況。


二、出處與典故

  1. 文學記載
    最早見于《水浒傳》第十六回:“何清笑道:‘哥哥正是急來抱佛腳,閒時不燒香。’”。

  2. 民俗來源
    據傳與古代滇南習俗相關:犯罪者可抱佛腳悔過以求赦免,後演變為批評臨時應付的諺語。


三、用法與場景

  1. 批評缺乏準備
    如考試前突擊複習、項目截止前通宵趕工等場景。

  2. 人際關系隱喻
    暗指平時不維護關系,遇事才求人幫助的功利行為。


四、類似表達


該諺語通過生動的宗教意象,揭示了“未雨綢缪”的重要性,具有跨文化和時代的警示意義。如需更多曆史背景,可參考《堅瓠集》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意思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是一個成語,意為平日裡不虔誠,隻有在緊急關頭才求助于神佛。形容人平時對事不認真負責,隻有在危急時刻才想盡辦法補救。這種做法通常是不明智的,因為平時不下功夫,即使是臨時抱佛腳,也難以取得好的結果。

拆分部首和筆畫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拆分部首:平、時、不、燒、香、臨、抱、佛、腳。其中,平部首拆分後的字有:“安”,時部首拆分後的字有:“曰、晶”,不部首拆分後的字有:“吾、孔”,燒部首拆分後的字有:“烤、然”。香、臨、抱、佛、腳沒有可拆分的部首。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共有18個筆畫。

來源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最早出現在明代李時中的《郎潛紀聞》中。這則故事講述了江西省尋烏縣縣令劉寅,他在任職期間無視民生、貪贓枉法。終于有一天,劉寅被曝光,上級官員來查察,他焦慮不安,急忙燒香拜佛來祈求求佛神的庇佑。然而,他平日裡對百姓的疾苦毫不關心,隻有在危機時刻才記起佛神。這個故事逐漸演化成為成語《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用來形容人平時不謹慎,隻有在關鍵時刻才想辦法補救的情況。

繁體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繁體字是「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漢字寫作「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厯」。其中,燒、臨、佛、厯都是古時候的寫法。

例句

他這個人平時不懂得珍惜,隻有在考試前才臨時抱佛腳,希望能靠着臨時突擊得到好成績。

組詞

平庸、時光、不滿、燒毀、香氣、臨近、抱歉、佛教、腳步。

近義詞

舊态度、濫竽充數、不求甚解。

反義詞

勤奮好學、持之以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