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象箾的意思、象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象箾的解釋

傳說中 周文王 時代的樂舞。《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見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猶有憾。’” 杜預 注:“《象箾》,舞所執;《南籥》,以籥舞也。皆 文王 之樂。” 孔穎達 疏:“ 杜 雲‘皆 文王 之樂’,則《象箾》《南籥》各是一舞。《南籥》既是文舞,則《象箾》當是武舞也。” 章炳麟 《訄書·辨樂》:“及其動容以象功德,若古之為《韶》《濩》《象箾》者,待事而作,於生民不為亟,其成性易俗,各視其方面而異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象箾”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1. 基本釋義

    • 象:通常指大象,但在古代可引申為象牙材質或象征性符號。
    • 箾(shuò):古同“矟”,指長矛;另指古代舞者所持的竿狀道具,或擊物聲。
  2. 組合詞義推測

    • 禮樂用具:可能指周代雅樂中的文舞道具,如《史記·樂書》提及的“持箭而舞”,推測為象牙裝飾的竿狀物,用于指揮舞蹈節奏。
    • 樂舞名稱:或指周代《大武》類樂舞,舞者執“象箾”(象牙竿)與“南籥”(竹制樂器)配合表演,象征文德。
  3. 其他可能

    • 若從“箾”的擊打含義延伸,或指象牙材質的敲擊樂器部件,但此用法較罕見。

由于該詞屬生僻古語,未見于常規詞典,建議結合具體文獻(如《周禮》《史記》)上下文進一步考證。若涉及學術研究,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考古資料中的禮樂器具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象箾的意思

《象箾》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潔淨,清潔”。通常用來描述物體表面幹淨清潔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象箾》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象部和⺮(zhú)部。象部是漢字的一種基本組成部分,表示與動物有關的意思,⺮部則表示與植物有關的意思。

按照現代漢字的标準來計算,象箾這個詞一共有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象箾》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一書中。這個字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 “像箾”,基本結構保持不變,隻是形狀略有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象箾時常常會将每個字形分開寫,形成“象”和“箾”兩個獨立的字,但意思和現代書寫方式相同。這是因為古時候的漢字書寫方式和現代有些不同。

例句

1. 她每天都把家裡打掃得非常象箾。

2. 這家餐廳的衛生做得很好,整潔得象箾。

組詞

1. 象牙:象箾和“牙”字合成的詞,表示象牙的意思。

2. 象形:象箾和“形”字合成的詞,表示形狀像某物的意思。

近義詞

潔淨、幹淨、清潔

反義詞

肮髒、髒亂、不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