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符節。 南朝 梁 範雲 《贈張徐州谡》詩:“軒蓋照墟落,傳瑞生光輝。” 餘冠英 注:“傳瑞,都是符信之類。‘傳’或用棨,或用缯帛;‘瑞’用玉。這裡用來作符節的代稱。”
傳瑞是中國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概念,由“傳”與“瑞”二字複合構成。《漢語大詞典》釋“傳”為傳遞、傳承之意,指代官方文書的傳遞系統,如符節、驿傳等制度;而“瑞”本義為玉制信物,引申為象征天命與正統的符信。《古代漢語辭典》記載,“傳瑞”特指周代至秦漢時期,帝王授予諸侯或使臣的玉圭、符節等信物,用于證明身份、傳達政令,例如《周禮·秋官》中“掌邦國傳瑞之藏”即指專職管理此類信物的官職。
在禮制層面,《禮記·聘義》鄭玄注提到:“瑞,信也。諸侯朝王,必執圭璧以為瑞。”說明傳瑞不僅是行政工具,更是維系宗法制度的禮儀符號。漢代經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強調:“瑞以玉為信”,印證其材質與權威性的關聯。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戰國“傳遽”青銅虎符與陝西出土的“皇後之玺”玉印,均為傳瑞制度的具體實物佐證(參見故宮博物院官網青銅器數據庫)。
“傳瑞”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析如下:
傳瑞(拼音:chuán ruì)指符節,即古代用于傳達命令、象征身份或權力的信物。其中: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梁代範雲的詩作《贈張徐州谡》:“軒蓋照墟落,傳瑞生光輝。” 餘冠英注解稱,“傳瑞”在此代指符節,強調其作為權力與使命的象征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符節的具體形制或相關典故,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如、3、7)。
隘人悲憫曹局察覽闡幽探赜搽脂抹粉遲樸竄言得饒人處且饒人跌宕不覊棺椑海租潢漾環護魂亡膽落谏切交保饑渴交攻金盆極頭麻化即真沮格駒谷軍屬離分輪帶倫叙賣阙漫污毛毳末僚女中丈夫霈澤漰渀慓勇拼接奇駭龜茲伎秋眼神趣深惡痛絕濕紡釋位收募疏治淘漉榻榻眯榻榻米天老兒天械拖磨望嶽薇蕨汙渎五香香積寺閑良官小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