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樸的意思、遲樸的詳細解釋
遲樸的解釋
猶言遲鈍樸質。《墨子·非命下》:“此皆疑衆遲樸,先聖王之患之也,固在前矣。” 畢沅 校注:“言沮樸實之人。” 吳毓江 校注:“遲字如《漢書·杜周傳》‘ 周 少言重遲’之‘遲’。 顔 注雲:‘遲謂性非敏速也。’性非敏速,與中篇‘愚’字義正相近。”
詞語分解
- 遲的解釋 遲 (遲) í 慢,緩:遲緩。遲笨。遲鈍。遲疑。遲重(恘 )。遲滞。 晚:遲到。遲暮,遲早。推遲。延遲。 姓。 早速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 樸的解釋 樸 (樸) ǔ 沒有細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飾:樸素。樸實。樸厚。樸質。 樸 ò 落葉喬木,葉橢圓形,上部邊緣有鋸齒,花細小,色淡黃,果實球形,黑色,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樸 ō 〔樸刀〕古代的
網絡擴展解釋
“遲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文獻中的解釋較為一緻,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析:
基本含義
“遲樸”由“遲”和“樸”二字組成,表示人性格或行為上的遲鈍、木讷、不夠靈活,同時帶有質樸、樸實的特點。例如,可用來形容一個人思考緩慢、反應不敏捷,但性格單純不矯飾。
出處與引用
該詞最早見于《墨子·非命下》中的“此皆疑衆遲樸,先聖王之患之也”,畢沅校注解釋為“沮樸實之人”,吳毓江則指出“遲”與《漢書》中“少言重遲”的用法相似,強調非敏速的性情。
用法與示例
- 形容性格:如“他雖遲樸,但為人可靠”,突顯質樸與反應慢的雙重特質。
- 文學描述:古文中多用于批評或感歎人物不夠機敏,如《墨子》中的用例。
補充說明
“遲”側重遲緩、不靈活,“樸”則指質樸無華,組合後既包含動作思維的“慢”,也隱含性格上的“純真”。
以上解析綜合了詞典釋義、古籍引用及現代用法,如需查看完整文獻原文,可參考《墨子》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遲樸(chí pǔ)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遲(chí)是第一部分,樸(pǔ)是第二部分。我可以給你拆分一下部首和筆畫。
遲(chí)這個字首先由部首⻏(mǔ)組成,表示樹木的意思。它包含了5個筆畫,先豎後橫,再豎然後撇。樸(pǔ)這個字的部首是⺲(mù),表示木頭。它由6個筆畫組成,先豎然後撇,再豎再撇。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在繁體字中,遲(chí)這個字被寫成遲,同時樸(pǔ)這個字被寫成樸。當時的漢字寫法相對繁瑣,并和現在的簡體字有所不同。
關于例句,我可以給你一些:
1. 他的工作習慣遲樸,經常遲到。
2. 這個畫家的作品風格樸實而且遲緩。
至于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我可以給你一些常見的:
組詞:遲延、遲鈍、樸實、樸素
近義詞:遲緩、遲鈍、簡樸
反義詞:迅速、敏捷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問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