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離去本職。《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諸侯釋位,以閒王政。” 杜預 注:“閒,猶與也。去其位,與治王之政事。” 晉 陸機 《答賈長淵》詩:“釋位揮戈,言謀王室。”
(2).用為贊輔朝政之稱。 晉 陸機 《五等諸侯論》:“故國憂賴其釋位,主弱憑其翼戴。”《新唐書·李光弼傳贊》:“ 光弼 雖有不釋位之誅;然讒人為害,亦可畏矣!”
“釋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離開本職職位
指主動或被動地脫離原有職務或地位。例如《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記載:“諸侯釋位,以閒王政”,杜預注解釋為“去其位,與治王之政事”。
輔佐朝政的尊稱
用于形容臣子輔助君主處理政務的行為。如晉代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中提到“國憂賴其釋位”,即強調臣子通過輔政來穩定國家。
字義拆分
古籍用例
如陸機《答賈長淵》詩“釋位揮戈,言謀王室”,結合上下文可理解為“離開職位後仍為王室謀劃”,體現雙重含義的靈活運用。
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如需引用,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向“離職”還是“輔政”。
釋位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解釋某個詞語的含義或者理解某個事物的位置。它可以用來描述對事物概念的解釋、解答或說明。
釋位的部首是讠("讠"是具體事物讠字的旁,表示與言語相關)。它的總筆畫數是5。
釋位是一個漢字詞語,源自古代漢語。在繁體字中,釋位的寫法為釋位。
在古代漢字中,釋位的寫法經曆過一定的演變。古時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仍可以辨認出來。
1. 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釋位了這個複雜的概念。
2. 請幫我釋位一下這個生詞的意思。
組詞:釋義、釋詞、釋法
近義詞:解釋、闡釋、诠釋
反義詞:不解、不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