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闖關東的意思、闖關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闖關東的解釋

[brave the journey to the Northeast(to ekeout an existence in the old society)] 舊時窮人到山海關以東一帶闖蕩為生

拉家帶口闖關東

詳細解釋

舊指往我國 東北 地區( 山海關 外)謀生。 郭澄清 《大刀記》開篇十三:“那一帶因為大旱不雨,又鬧兵荒,所以才逼得這麼多的窮苦百姓離鄉背井去闖 關東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闖關東”是近代中國曆史上具有重要社會意義的移民現象,主要指清代至民國時期華北地區(以山東、河北、河南為主)的百姓突破清政府禁令,跨越山海關向東北地區遷徙謀生的過程。這一詞彙可從以下四個角度解析:

一、詞源與語義 “闖”字體現突破禁令的冒險精神,“關東”指山海關以東的東北地區。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該詞最早出現于清代官方文書中,原含貶義,後演變為對移民群體的代稱。

二、曆史背景

  1. 政策變遷:清初為保護“龍興之地”實行封禁政策,1860年後迫于人口壓力逐步解禁(《中國移民史》)。
  2. 經濟動因:華北災荒頻發與東北土地資源形成“推力-拉力”效應,據《近代東北移民研究》統計,1900-1930年間移民超2000萬人。

三、文化内涵 形成獨特的“泛山東文化圈”,融合齊魯農耕文化與滿蒙遊牧文化,衍生出二人轉、東北方言等文化符號。民俗學者烏丙安指出,東北80%的村落由移民建立。

四、社會影響

  1. 經濟開發:移民墾殖使東北耕地面積增長40倍(1908年《滿洲開發報告》)。
  2. 民族融合:漢、滿、朝鮮等多民族共同開發邊疆的範例,為現代東北社會結構奠定基礎。

該移民潮在2008年電視劇《闖關東》熱播後引發新一輪學術關注,中國社會科學院相關研究顯示,當代東北漢族中約65%祖籍為山東。

網絡擴展解釋

“闖關東”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大規模移民遷徙現象,主要發生在清朝至民國時期。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闖關東”指大量山東、河北等地的百姓為謀生,冒險穿越山海關或渡海前往東北地區(今遼甯、吉林、黑龍江三省)開墾定居的過程。因東北位于山海關以東,故稱“關東”。

二、曆史背景與原因

  1. 生存壓力

    • 内地人口激增導緻土地矛盾尖銳,加之自然災害(如旱澇、饑荒)頻發。
    • 戰亂與政治動蕩(如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統治危機)加劇民生困苦。
  2. 政策變化

    • 清初為開發東北曾頒布招墾令,後因擔心漢人威脅滿人利益實施封禁。
    • 清末因沙俄入侵邊疆,重新開禁以“移民實邊”,鼓勵墾荒。
  3. 東北的地理優勢
    東北地廣人稀、資源豐富,為流民提供了耕作、采礦等生存機會。

三、影響與意義

四、補充說明

“闖關東”一詞也隱含着移民過程的艱辛,包括嚴寒氣候、疾病威脅(如地方病)以及與原住民的沖突。這一遷徙浪潮持續約300年,直至20世紀中葉逐漸平息。

别人正在浏覽...

匾短筆花生薄荷瞠視臣門如市嗤訝出舉興生賜壽翠盤打把勢大家子點鬼二玄分叉鳳頭履風雩浮積浮麗港币皓皓河北洪規蹇人上天嬌皮嫩肉金鼎客今兒進猛咎敗老爺們曆瀾麥須名姬惱懆排房碰響婆嫂船起樂情膽傾離請仙齤然冗費深淺頌魯叟叟天高地迥髫稚鐵腕桐絲土劣突越王爾偉木無尤無怨銜報鄉氣小組喜封戲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