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6*法。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廟碑》:“三千弟子攀睿化而升堂,七十門人奉洪規而入室。”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洪規漢語 快速查詢。
“洪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進行解釋:
“洪規”指大法、重大的法則或法規,常用于強調宏觀層面的制度或規劃。例如古代文獻中描述儒家弟子遵循的“洪規”,或現代防洪工程中的系統性規劃。
古代文獻
現代應用
“洪規”既可用于古代典籍中表示根本法則,也可在現代工程規劃中指系統性方案,其核心内涵始終圍繞“宏觀、重大”的準則展開。
《洪規》是一個成語,意指嚴格的法紀和政令。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組織、國家或者個人的規章制度非常嚴厲,嚴守紀律,不容許有任何違反行為。
《洪規》這個詞的部首是水(氵)和言(讠),其中水(氵)是左邊的部首,言(讠)是右邊的部首。它的筆畫數是15畫。
《洪規》一詞最初出自《史記·伯夷列傳》。伯夷雖然因為拒絕吃他不心安理得的食物而被封禅,放逐到了洪水泛濫的地方,但他仍然堅守着自己的準則和規矩,不因世俗的追逐和利益而改變。于是有了“伯夷洪規,群小不敢犯”的記載。後來,人們用“洪規”來形容一個人或者一個群體堅守原則,嚴守紀律。
《洪規》的繁體字為「洪規」。
在古時候,漢字《洪規》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一個常見的寫法是「洪槼」,用木偏表示洪文字形。另外,還有用木字旁或者水字旁加上「言」字旁的寫法,都代表着《洪規》這個意思。
1. 這個組織的洪規非常嚴格,任何人都不能違反。
2. 遵守洪規是我們作為公民的義務。
- 洪水:指泛濫的大水。
- 規章:指規定的制度和章程。
- 規矩:指社會公認的行為準則。
- 禮儀:指社會規範和禮節。
守則、紀律、約束
放任、縱容、不拘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