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名姬的意思、名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名姬的解釋

1.有名的美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名姬

指曆史上或文學作品中著名的女性歌舞藝人、才女,尤指容貌出衆且技藝精湛者。該詞由“名”(著名)與“姬”(古代對女性的美稱,後特指歌舞伎)複合而成,承載着對才貌雙全女性的贊譽,常見于古代文獻與詩詞。

一、語源與核心釋義

  1. “姬”的本義

    “姬”原為周朝國姓,後引申為貴族女子代稱。漢代起漸指歌舞藝人,如《史記·貨殖列傳》載:“今夫趙女鄭姬,設形容,揳鳴琴,揄長袂,蹑利屣”,此處“姬”即指專業藝人【1】。

  2. 複合詞“名姬”的定型

    唐宋時期,“名姬”成為固定詞彙,強調“聲名顯赫”與“才藝超群”的雙重屬性。如南宋《東京夢華錄》提及汴京“諸名姬”以歌舞技藝聞名于世【2】。

二、曆史用例與文化意象

  1. 文學形象的代表

    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中杜十娘被稱為“京都名姬”,凸顯其才情與悲劇命運【3】。

  2. 社會身份的複雜性

    名姬常處于藝術成就與社會地位矛盾的境遇。如清代餘懷《闆橋雜記》載秦淮名姬顧橫波、李香君等,既受文人推崇,又因樂籍身份受限【4】。

三、近義詞辨析


參考來源

【1】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2】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 中華書局, 1982.

【3】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6.

【4】餘懷.《闆橋雜記·中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5】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薛濤考》. 中華書局, 1980.

網絡擴展解釋

“名姬”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結合“名”與“姬”二字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名姬指有名的美女或著名的女性藝人(如歌舞伎等)。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尤其用于描述才貌雙全、聲名顯赫的女子,例如:

    •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提到“都中名姬楚蓮香,國色無雙”;
    • 宋代劉克莊《賀新郎》中“名姬駿馬”的描寫,暗示其身份與風采。
  2. 拆解釋義

    • 名:指“名稱”“名聲”,引申為“著名”“有名”;
    • 姬:古代對女性的美稱,也特指歌舞伎、侍妾等。例如《漢典》解釋“姬”為“以歌舞為業的女子”(如歌姬)。

二、文學與曆史中的用例

  1. 文學作品

    • 名姬常作為才貌象征,如《開元天寶遺事》中的“楚蓮香”被貴族子弟追捧;
    • 詩詞中多用于渲染場景,如“名姬駿馬”搭配,體現奢華生活。
  2. 社會背景

    • 古代名姬多與權貴、文人士大夫交往,兼具才藝與交際能力;
    • 部分名姬因才情留名,如唐代薛濤、宋代李師師等(需注意“名姬”為泛稱,非特指某類群體)。

三、相關概念

  1. 近義詞
    名媛、佳麗、歌姬(側重歌舞技藝);
  2. 關聯詞
    侍姬(妾室)、瑤池(仙境,喻名姬的高雅)。

四、總結

“名姬”是古代對才貌出衆且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女性的雅稱,兼具文學意象與曆史背景。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既可指單純的美女,也可暗含身份、才藝等特質。

别人正在浏覽...

包攬詞訟變柑不此之圖朝制崇麗仇池丑地待價典租豆剖瓜分蠹吏多方餓飯封垤負嶮膏粱文繡溝池廣長滾溜酣賞合事槐陌黃池渙然冰釋寰土花市胡釘鉸彙出護籍火山口腳搭着腦杓極樂鳥斤正卷銋居隣儁傑饋線老土略彴量算連延六部溜轉昧色内神平窿輤輿丘亭跂趾上課山罽神憎鬼厭攝事台下挑揥穨法文珰翁博纖儉熙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