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赤伏的意思、赤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赤伏的解釋

“赤伏符”的簡稱。 唐 張說 《上黨舊宮述聖頌》:“赤伏歸於 漢光 。” 宋 範成大 《丙午東宮壽詩》:“黃離增煥炳,赤伏衍明昌。” 清 王士禛 《定軍山諸葛公墓下作》詩:“火井方三炎,赤伏更典午。”參見“ 赤伏符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赤伏”是一個源自古代谶緯文化的專有名詞,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1.基本定義

“赤伏”是“赤伏符”的簡稱,指新莽末年谶緯家(預言家)所造的符箓,宣稱劉秀順應天命,應繼承漢朝正統為帝。後世也泛指帝王受命的祥瑞征兆(如《後漢書·光武帝紀》記載劉秀起兵時曾以此符為象征)。

2.曆史背景與來源

“赤伏符”最初為東漢光武帝劉秀的政治宣傳工具,利用谶緯預言強化其統治合法性。例如:

唐代張說在《上黨舊宮述聖頌》中寫道:“赤伏歸于漢光”,即以“赤伏”代指漢光武帝的天命歸屬。

3.文學用例

4.字義分解

5.現代使用

現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文學創作中,指代與帝王、天命相關的預言或祥瑞。需注意其語境多與古代政治、神話相關聯,日常使用較少。

如需進一步了解“赤伏符”的具體内容或相關曆史事件,可參考《後漢書》或漢代谶緯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赤伏》這個詞意為盛夏時節酷熱難耐,太陽炎炎烈日威猛。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為「赤」和「伏」,來源是由赤色和伏地之意組合而成的。在繁體字中,「赤伏」的寫法為「赤伏」。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有所變化。現在我們來看幾個例句,比如「今天真是個赤伏的日子,出門一定要注意防曬」、「炎炎夏日,赤伏之下,大家都宜做好防暑工作」。 除了「赤伏」,我們還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彙,如「伏天」表示盛夏時期;「酷熱」意為酷熱難耐;「炎炎」形容夏日炎熱等。 近義詞方面,我們可以使用「火辣辣」形容夏日熾熱;「酷熱難耐」也可以用「炎熱」來表達。 而與「赤伏」相反的詞則是「寒冬」,表示冬天的冰冷季節。 希望以上内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