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群島的意思、東沙群島的詳細解釋
東沙群島的解釋
我國 南海諸島 四大群島中位置最北的群島。位于 汕頭 以南約260公裡。包括 東沙島 、 南衛灘 和 北衛灘 等,為珊瑚島、礁。自古為我國 閩 粵 漁民捕魚及停泊的場所。
詞語分解
- 東的解釋 東 (東) ō 方向,太陽出升的一邊,與“西”相對:東方。東經(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或經線)。東山再起(喻失勢之後,重新恢複地位)。付諸東流。 主人(古代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東。股東。東道主(泛指
- 群島的解釋 海洋中相互距離較近的一組島嶼,如西沙群島、不列巅群島等詳細解釋亦作“群島”。海洋中簇聚成群的島嶼。如我國的 東沙群島 、 西沙群島 、 中沙群島 、 南沙群島 等。
專業解析
東沙群島是中國南海諸島中位置最北的群島,漢語詞典釋義如下:
一、名稱釋義
"東沙"指其位于南海東北部的地理方位("東"),且由珊瑚沙洲構成("沙")。該名稱最早見于清代《海國聞見錄》,屬傳統命名方式(《中國地名漢語詞典》)。
二、地理特征
位于北緯20°33'至21°10',東經115°54'至116°57',由東沙環礁、南衛灘、北衛灘組成。其中東沙島為唯一露出水面的陸地,面積約1.8平方公裡(自然資源部南海局)。
三、行政歸屬
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汕尾市實際管轄,台灣地區亦主張主權(中國行政區劃沿革資料)。
四、生态價值
擁有南海最大珊瑚環礁生态系統,已設立國家級海洋生态保護區(《中國海洋保護區志》)。
權威引用來源:
- 《中國地名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 自然資源部南海局官網
- 《中國行政區劃沿革手冊》(民政部編)
-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珊瑚礁研究報告》
- 《中國海洋保護區志》(海洋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東沙群島是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中位置最北的群島,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綜合解釋:
一、地理位置與組成
- 位置:位于南海北部,北緯20°35′—47′、東經116°45′—55′,北距廣東汕頭約260公裡,西北距珠江口315公裡。
- 構成:包括東沙環礁(含東沙島)、南衛灘環礁和北衛灘環礁,總面積約3536平方公裡(含海域),其中東沙島是唯一露出水面的島嶼,面積1.8平方公裡。
二、曆史與主權
- 曆史依據:中國漁民早在晉代(約公元3世紀)即在此捕魚,明代鄭和航海圖标注為“石星石塘”,清代正式納入廣東惠州府管轄。
- 法理歸屬:中國對東沙群島擁有無可争辯的主權,現行政區劃屬廣東省汕尾市,實際由中國台灣地區高雄市代管。
三、現狀與管理
- 實際控制:目前由中國台灣地區“海巡署”官兵駐守,無常住居民。
- 生态保護:2007年設立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涵蓋島礁及周邊12海裡海域,重點保護珊瑚礁生态系統。
四、戰略與經濟價值
- 交通樞紐:扼守台灣海峽、巴士海峽等國際航道,是西太平洋“石油生命線”要沖。
- 資源開發:曆史上以漁業和珊瑚采集為主,現建有軍民兩用設施如機場、雷達站等。
五、地理特征
- 地貌:珊瑚環礁發育而成,東沙島呈新月形,平均海拔6米,中部有潟湖。
- 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植被以椰樹和低矮灌木為主。
東沙群島是中國固有領土,兼具曆史、生态和戰略意義。更多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如、4、7、8)。
别人正在浏覽...
百祀八校本瑞辯斷吃黑棗出污泥而不染濯青蓮而不妖打下馬威掉撓丁字步地圻度關繻浮頭滑腦敢子是攻疾防患鴻鹄志宏器候置滑道會串灰渣加二蕑屦簡力賤疎伎倆景光類成聯席會議力能靈蚌泠然蛖蝼漫擲沒石命工破片鉗形攻勢啟禱三寝賞録神兵繩牀聲氣相投設戲霜陣鬊雲四十八分算潮訟靈松紋锞套彙鐵刃完畢亡口慰視無服無升閑不容緩秈米笑模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