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的一種舞蹈。因舞時用盤,故名。《宋書·樂志一》:“ 漢 世唯有槃舞,而 晉 加之以杯,反覆之也。”參閱《樂府詩集·舞曲歌辭·晉杯槃舞歌》題解。
“槃舞”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傳統舞蹈形式,其核心特征是以“盤”為道具進行表演。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槃舞得名于舞蹈中使用的“盤”道具,舞者通過持盤或與盤配合完成動作。其拼音為pán wǔ(注音:ㄆㄢˊ ㄨˇ),字形結構均為上下結構。
曆史演變
文獻參考
相關記載可進一步查閱《樂府詩集·舞曲歌辭·晉杯槃舞歌》的題解,其中對舞蹈的演變和表演形式有更詳細描述。
提示:若需深入考證,建議結合《宋書》《樂府詩集》等原始文獻進行對照分析。
【詞義解析】
《槃舞》是一個中文詞語,音讀為pán wǔ。它是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槃”和“舞”。這個詞的意思是指舞蹈的動作和表演。
【拆分部首和筆畫】
“槃”字由木部和半部組成,拆分後的部首和筆畫分别是木(4畫)和半(5畫)。
“舞”字由舛部和氵部組成,拆分後的部首和筆畫分别是舛(6畫)和氵(3畫)。
【來源和繁體】
“槃舞”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它融合了“槃”的意象和“舞”的表達方式。槃形容了一種神态悠閑、舒適而又舞動的狀态,而舞則是指用身體動作和音樂表達某種情感或故事的藝術形式。
在繁體中,槃舞的寫法為「槃舞」,字形保留了原始的形态,與簡體相比更加繁複,形象更為精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槃舞的寫法稍有不同。槃字在古代寫作“盤”字,舞字則寫作“舞”,整體寫作“盤舞”。這個詞在古代指的是一種表演形式,多用于宮廷樂舞或慶典活動中。
【例句】
1. 他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展現出了他出色的槃舞技巧。
2. 這個舞蹈團的槃舞表演令人歎為觀止,觀衆們都陶醉其中。
3. 學習槃舞需要練習專業的動作和優雅的身姿。
【組詞】
1. 舞者
2. 舞蹈
3. 舞台
4. 舞姿
【近義詞】
1. 舞蹈
2. 舞藝
3. 舞技
【反義詞】
1. 靜止
2. 靜态
3. 不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