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珠。因念珠每串一百零八顆,故稱。 唐 賈島 《贈圓上人》詩:“一雙童子澆紅藥,百八真珠貫綵繩。”
“百八真珠”是漢語中具有文化意象的複合詞,其釋義需結合佛教文化及傳統典籍分析:
一、詞源解析
“百八”源自佛教術語,指“一百零八”這一特殊數理,象征對世間煩惱的破除,如《佛學大辭典》記載“百八煩惱為衆生輪回之根”。而“真珠”出自《妙法蓮華經》,原指佛經中象征清淨法性的珍寶,後引申為珍貴無瑕之物。
二、核心詞義
該詞最早出現于唐代詩僧寒山的偈語“手持百八真珠串,念念不離般若船”,特指佛教僧人手持的108顆念珠,用于計數誦經(《寒山子詩集》卷二)。現代漢語中擴展為兩類含義:
三、文化内涵
該詞承載佛教“斷百八結使”的修行理念,數理依據出自《大智度論》所述“六根各有苦、樂、舍三受,合為十八種,又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合為十八種,三世成百八”,形成獨特的宗教數象符號系統。
“百八真珠”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佛教中的念珠,因傳統念珠每串由108顆珠子組成,故得此名。該詞最早見于唐代賈島的詩句:“一雙童子澆紅藥,百八真珠貫彩繩”(《贈圓上人》),通過“真珠”比喻念珠的珍貴性。
二、延伸含義
部分資料(如、4)提到該詞可引申為“珍貴事物或人才的聚集”,但此用法在權威典籍中較少見,可能屬于現代擴展解釋。核心含義仍與佛教文化相關,強調108顆珠子的特殊數量象征(佛教中108代表斷除108種煩惱)。
三、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文學或宗教語境,例如描述佛具、引用古詩或探讨佛教文化符號時。現代日常交流中較少使用,需注意語境適配性。
參考資料:綜合、3、7、8等權威來源,建議優先參考《漢典》和古詩原文的釋義。
百都冰點苌楚長延沖橹春祭詞辯單孔目點就點水調哄丁栎妒花女放射療法複審狗尾海底鷗兒旱氣合祔鴻遠黃霧回衡奬眄艱劇寄老進封靳故錦橐進種善群駒齒君權伉俍伶工龍洋眉南面北面層蜜棗内暢喬材乞兒乘小車秦洞仁士山獺神封聲吞氣忍十日歡守土舒卷舒適私憤坦克兵提甕朣朦危嶪五齑無能相術孝己校诠黠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