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珠。因念珠每串一百零八颗,故称。 唐 贾岛 《赠圆上人》诗:“一双童子浇红药,百八真珠贯綵绳。”
“百八真珠”是汉语中具有文化意象的复合词,其释义需结合佛教文化及传统典籍分析:
一、词源解析
“百八”源自佛教术语,指“一百零八”这一特殊数理,象征对世间烦恼的破除,如《佛学大辞典》记载“百八烦恼为众生轮回之根”。而“真珠”出自《妙法莲华经》,原指佛经中象征清净法性的珍宝,后引申为珍贵无瑕之物。
二、核心词义
该词最早出现于唐代诗僧寒山的偈语“手持百八真珠串,念念不离般若船”,特指佛教僧人手持的108颗念珠,用于计数诵经(《寒山子诗集》卷二)。现代汉语中扩展为两类含义:
三、文化内涵
该词承载佛教“断百八结使”的修行理念,数理依据出自《大智度论》所述“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三世成百八”,形成独特的宗教数象符号系统。
“百八真珠”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佛教中的念珠,因传统念珠每串由108颗珠子组成,故得此名。该词最早见于唐代贾岛的诗句:“一双童子浇红药,百八真珠贯彩绳”(《赠圆上人》),通过“真珠”比喻念珠的珍贵性。
二、延伸含义
部分资料(如、4)提到该词可引申为“珍贵事物或人才的聚集”,但此用法在权威典籍中较少见,可能属于现代扩展解释。核心含义仍与佛教文化相关,强调108颗珠子的特殊数量象征(佛教中108代表断除108种烦恼)。
三、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文学或宗教语境,例如描述佛具、引用古诗或探讨佛教文化符号时。现代日常交流中较少使用,需注意语境适配性。
参考资料:综合、3、7、8等权威来源,建议优先参考《汉典》和古诗原文的释义。
爱宠白渖不悱不发草索长音乘处尘视驰念畴阜凑胆子丁力杜撰鄂垣枫墀腹腴高压楔钩援关门捉贼寒虫豪鹰横灾恢复叫聒界墙惊顾积润鞠讻窾窍列署淩跞犂扫曼羡冥凌南柯蚁频緐枇杷普遍性巧对七宝莲池青皇秋吟铨司去官舌辩诗室识水性疏瘦四境隼旗天假之年添力听不懂透骨土坯图説卫青无量井霞带享清福萧曼